寶華山傳戒儀軌 通用字 上冊

<上冊始>
<封面>
寶華山傳戒儀軌(上) 三壇戒範
<序文>
    華山傳戒儀軌序
  南京寶華山,是中國最大的律宗道場,明末清初的見月律師,是中興弘
傳戒法的大功臣,所有傳戒的儀規。大都在他手上完成,撰輯之傳戒正範,
計四卷,時至今日,凡傳戒者,無不以此為依據也。
「寶華山傳戒儀軌」,本無著者,亦無統一名稱。今此名稱,為我所立
,然住華山者,概以「小文疏」名之,今我捨而不用者,視全書亦無小文疏
三字。究其內容,實為配合「傳戒正範」之詳細禮儀,為引禮(如今之司儀
)熟習專用之書,傳戒正範為三師專用之書,三師與引禮,各有依據,傳戒
自然莊嚴如法也。
  此書始終未見訂正出版,由發心弘傳戒法者手抄,因此流通不廣。而手
抄所產生之錯失,自也難免。字錯句讀不順,固然有之,次如「新戒」,或
稱為「眾」,或稱為「彼」,稱謂的不統一,易生紊亂。編排欠當者,更有
取材傳戒範圍以外之事。雖是少數,足以證明未經嚴格考訂是實。我曾想修
改刪定,[確>卻]以牽一髮而動全身之大事,更非短時間可以成辦,在保存華山文
獻的大前提之下,未敢輕動。此書雖有小小缺點,並大礙大事,留意研讀,
不難全然會通,實是有志弘傳戒法者,不可缺少之寶典。
  寶華山傳戒之三師與引禮,都是專精行家,因此大小傳戒佛事,無不莊
嚴如法,見者聞者,自可增長信心,歌頌稱讚。若要天下叢林,弘傳戒法,
規矩法則,悉如華山,實屬難事,尤其近二十多年來,傳戒年年雖有,深諳
傳戒儀規者,十無一二,[ >]使莊嚴傳戒之大佛事,視同兒戲。如此傳戒,如
何能使戒法興盛!倫參法師有見及此,特出藏之有年文獻,酌商共同出版,
廣事流通,經云:「以戒為師」,末法時代,佛法興隆,耑看守戒與傳戒,
今此儀軌,景印流通,可預佛法,必隋唐之盛也。
民國六十二年藥師佛誕日蓮航序於南山草堂
<目錄>
P1
戒範目次
 初壇
一 開堂儀式-一
二 開堂巡寮-三
三 看單禮法-四
四 當值規約-五
五 本堂發露-一四
六 右寮重審-一五
七 拜懺單式-一六
八 用物單法-一七
九 稱堂規法-一八
十 送牒錄銀-二○
一一 起懺規則-二一
一二 考沙彌首-二二
一三 初壇日期-二四
一四 巡寮單法-二四
一五 演私禮法-二九
一六 完懺規則-二九
P2
一七 補懺法儀-三○
一八 懺竟回復-三○
一九 演習儀法-三一
二○ 本堂教缽-三一
二一 出坡派法-三二
二二 過律教缽-三三
二三 諭除貪蓄-三五
二四 公堂習儀-三五
二五 請懺摩齋-三六
二六 請戒儀式-三七
二七 詳驗衣缽-三八
二八 懺摩儀式-三九
二九 清晨回復-四○
三○ 正授儀式-四○
三一 過戒相法-四三
三二 發願巡寮-四三
三三 公堂習儀-四六
三四 半月懺摩-四六
P3
三五 半月布薩-四七
三六 右寮背律-四七
 二壇
一 開示過律-一
二 過四分律-一
三 二壇日期-三
四 散籤儀式-三
五 公堂習儀-四
六 莊嚴戒壇-五
七 請戒儀式-七
八 衣缽名相-七
九 投柬儀式-八
一○ 懺摩儀式-九
一一 回復儀式-九
一二 大請齋式-一○
一三 請齋拈鬮-一二
一四 小請齋式-一三
一五 重整戒壇-一五
P4
一六 莊嚴祖堂-一六
一七 二壇正授-一七
一八 引贊經式-二四
一九 寫柬儀式-二六
二○ 寫榜款式-二九
二一 寫壇榜式-三○
二二 遮難文式-三一
 二壇錄要
齋堂教授語-三五
差驗繳二師語-三五
差書記師語-三五
差巡視師語-三六
驗繳巡視回復語-三六
書記回復語-三六
 三壇錄要
差驗繳二師語-三七
差書記語-三七
差巡視語-三八
P5
驗繳巡視回復語-三八
書記回復語-三八
 雜集
安居莊嚴-三九
安居文式-三九
受七日法-四○
受一月法-四○
首者告情-四○
午課拜願-四○
晚課拜願-四一
朔望拜願-四一
唱讚拜跪-四一
坐草句偈-四一
自恣文式-四二
受迦絺那-四二
捨祖衣文-四二
受祖衣文-四二
捨七衣文-四二
P6
受七衣文-四二
捨五衣文-四三
受五衣文-四三
捨缽文式-四三
受缽文式-四三
捨具文式-四三
受具文式-四三
填戒牒式-四四
齋堂白眾-四四
呈罪單式-四四
監浴牌式-四五
新戒告假-四五
 三壇
一 圓戒日期-一
二 呈公賬式-一
三 請戒法式-三
四 三壇懺摩-四
五 回復清淨-四
P7
六 開示燃香-四
七 拜過通宵-七
八 圓菩薩戒-一四
九 過梵網經-二五
一○ 呈出坡賬-二六
一一 給付牒錄-二七
一二 開導出山-二九
一三 作大法式-三一
一四 大僧戒費-三三
一五 亞僧戒費-三三
一六 求五戒費-三三
一七 造全衣缽-三四
一八 修衣缽具-三四
一九 入庫房銀-三四
二○ 做門簾式-三五
二一 雜規總集-三五
二二 期畢並堂-三七
二三 垂語大體-三九
P8
二四 和尚白聖-三九
二五 沙彌首白詞-四○
二六 三壇牌式-四一
<初壇始>
<封面>
寶華山傳戒儀軌 初壇戒範
<正文>
P1
初壇戒範
○開堂儀式
凡新戒來有七八人。知客請示稱香儀。(銀洋)價。查衣
缽已。候示出寄堂。其師堂亦待知會。隨將新戒堂
大略收拾。至庫房將爐台單幔。楊枝盆發出。點香
燭琉璃。知客將彼求戒帶來。先自己參堂。然後令
眾人進內排班。禮佛三拜。呼拜堂師。首師云一拜。
轉令禮謝知客師父三拜。知客師父云。一拜。問訊
分班。告辭出堂已。不放窗子。令眾至客堂。拜知客
師父起行李。待眾行囊齊已。放窗安單。再將堂中
打掃。裝擺齊整。首師教彼。吃飯嚼楊枝。拜跪等法。
除止靜時。令讀毘尼。上殿過堂。暫且從權。寄堂已。
知客請問和尚。開堂日期定。是日令行童。至新戒
堂。知客開堂師開堂。待板堂止過靜。即捲窗令眾
小圊。點名齊已。行童來帶令新戒。隨彼至官客堂
演禮。和尚令人請開堂師。知會備香燭。文書衣缽。如
開(首三五二四六)堂。文書衣缽。備在(鐘西)板堂。隨請引贊師。
看堂點香燭。知客將求戒諸籍貫。禮法教演清楚。
P2
隨領去見和尚。及見兩寮已。仍至官客堂教禮。知
客再到方丈。請示開堂師。陪堂師。及下堂那幾位。
執紙帖。隨請下堂引禮師。首師命引贊。堂內點燭
埋爐。放單幔。點琉璃。收蒲團。收板堂佛前。預備文
書一部。衣缽包一個。約齊同寮師帶具。掩在衣下。
到北寮房。拜知客師。坐下少刻。行童來請。序次走
至官客堂。前(一二)後(三四)。拜知客師一拜。至上兩邊分
立。知客令新戒排班。作禮三拜。此時初見。四位引
禮師俱要還禮。待分班已。知客啟請開堂師。首師
開示完。又排班拜師。(此不答禮)。分班已。末後同寮。領新
戒至堂內。眾人兩邊對面立。四師都出具。亦如官
客堂排班。隨具禮佛和禮已。首師令眾排班。禮佛
三拜。再拜同寮師。令眾至官客堂。吩咐上班頭。向
知客師說。堂口收拾齊修。來拜師父的。四師帶具
往板堂。稍停知客領新戒。至板堂門外兩邊立定
彈窗。內不答。當值師捲窗子。知客師父先進(堂行)。十
方禮。與板堂諸師和禮畢。復令新戒進堂。向上排
班禮佛已。隨云作禮首坐師父。堂主師父。管堂師
P3
傅諸位師父三拜。[又作禮云。>又云作禮]本堂師父三拜。分班
已。四同寮師。持具往方丈。頂禮和尚受差出來。仍
至板堂。至中對立。首師行十方禮。復走下。同寮等
隨具禮佛一拜。再拜板堂諸位師父。知客領將文
書衣缽。與班首二新戒捧著。隨領新戒先走。次送
堂老戒跟行。本堂四位同寮師。末後接行。至內新
戒對立。文書衣缽收下。送堂老戒禮佛已。又同寮
四師和禮畢。首師令新戒拜老戒師已。送出諸師。
知客令眾排班禮佛。又云作禮(維那開堂)師父。三位師
傅三拜。首師云。總拜三位師父一拜罷。又云不要
問訊。禮謝知客師父三拜。回一拜。令問訊分班已。
隨具一拜云。恭喜(維那開堂)師父。諸位師父。問訊告辭
出堂。送彼出已。隨放窗子。令熄燭。撩衣單幔。放蒲
團。令當值打楊枝水。如二三堂不放窗。末師領至
菓庫房。搬用物齊已。再令眾拜知客師父。取行李。
○開堂巡寮
午後二板。四師帶具拜和尚。及各堂內外寮。皆要
巡寮。回堂禮佛。四師和禮謙座。隨及即右師啟請。挂
P4
號安單要清白。被要摺好。晚課不觀文。陪堂師並
新戒不上殿。帶楊枝掩於衣下。領新戒至空處。教
巡寮規矩。當值二人看堂。課畢回堂。右師即押二
板。隨令眾站班。鳴擊出堂。領至祖堂丹墀。(如天陰可在內。)
鳴擊同禮祖三拜已。雙頭領至。(法堂丹墀。如天陰可在內。代呼云。)
某堂新安單。求戒弟子頂禮和尚三拜。(侍者回云。頂禮和尚
法座一拜。)又呼問訊。然後次第巡寮。其各處執事次序
與沙彌戒巡寮單法同。(惟行單外寮。不便拜處。改說某堂安單。求戒弟子拜
師父。)如天陰用燈籠一個。在眾人前行。各處巡寮已。
回堂鳴擊圓禮。令眾拜師父。
[○@※]看單禮法
首師備辦香燭。埋小爐一座。放單幔。兩邊長櫈搬
送香燈寮後。令眾站班配齊已。隨講外來看單禮
法規矩。教演齊整。令眾小圊點名。事事修齊。即報
二板。押三板。本堂不放窗子。各堂及外寮看過單。
即放窗子。[>放]蒲團。隨報三板。新戒鳴擊止靜如常。寮
房師彈窗。內不答。令班頭新戒捲窗。看單去已。即
放窗子。其寮房看單。窗子捲放。亦如是禮。四大寮
P5
看過單。同寮四人。出位和禮。歸位坐下。令眾排班
禮佛。不要問訊。拜三位師父已。令歸位掩單幔熄
燭。同寮四人。持具拜和尚。及要緊地方回謝。回堂
放小圊。稍停佛前點燭。收蒲團。令眾站班點名講
站班稱名拜師脫腳跨檻。出入規矩。及來山受戒
珍重已。放養熄。又講當值規矩竟。方可令當值新
戒放單幔。講同寮抽衣養息。隨請三四師。明晨指
點當值。次日早課不觀文。下殿佛前不熄。右師燭
啟請。首師過文書。如得暇教吃飯嚼楊枝。當值出
坡過堂興止。都講三四晚。出入再緊規矩。首師開
已。逢望朔諸祖生晨。早課皈依時。令新戒二人。打
燈籠一對禮祖(稱過堂規。係被值二新戒。如陰雨不下丹墀。即不用燈籠)有十
多人。晚課要拜願。右師至庫房。發定香[薕-兼+林]。令新戒
扎香把。要謹慎火燭。如有人送各處私香儀。見和
尚命知客帶領。開堂師亦可兩寮及各堂外寮。俱
末同寮帶領。皆五寮頭捧盤
[○@☆@◎]當值規約
聽四板響。正副值二人先起。將香燈寮坐燈點起
P6
然後開右邊格子一扇。左邊不許開。各為靜格。定
香盤收起。餘者插大爐內。看琉璃黑暗重點。副值
打水半壺。二人在香燈寮後。用小盆洗臉。然後斟
佛前供水。五板響。眾一齊起來。盤膝坐于單上。當
值二人。分撩兩邊單幔。待五板打至楞嚴堂(首五)堂
點佛前燭燈。打至法堂。(鐘三)堂點燭。打至祖堂。(西二)堂
點燭。打至官客堂。四堂點燭燒香。再將師父桌上燈
點起。五板打至眾山點頭。煞(第二)陣。正值捲窗子。待
板打完。收尾兩椎。即開左邊靜格。副值隨拿櫈子
打水。正拿楊枝盆兩架。靠柱裏擺定。(二四堂在客堂條桌旁三
堂在首堂樓梯口。五堂在瑞雲寮牕後洗。)聽報鐘響。眾人一齊下單小
圊。回來洗臉已。隨進堂穿袍子。(如[>疑:樓]上正值隨倒水。[樓>疑:]盆送原處。首堂
聽大魚[向>疑:響]倒水。)兩邊禮佛一拜。歸位坐定。副值又打開水
一壺。熱水半桶。待師父下單。拿小盆倒水。放在架
上。請師父洗臉畢。將水撤在外邊盆內。(如樓上撤在提[打-丁+亮]內)
待師禮佛。眾人站起來。待師歸位坐下。當值人隨
斟茶水。待大鐘響。正值舖杯。兩邊桌頭上。副值再
打開水一壺。大鼓響。即斟水眾人。依次遞杯吃完
P7
收杯抹桌。(如樓上。聽大鼓響三陣已。副值點大燈籠。放供机下。待三板響。即拿挂樓梯口
鈎上。)各人伺候三板響。出位站班。正值關格子。行十
方禮。七個問訊。走右邊上去。至蒲團禮佛一拜。從
左邊下來一問訊。轉臉開格子。行十方禮七個問
訊。末後眾人。對面一問訊。向上一問訊。正值走出
合掌。站靠格口。待眾人走盡。即進堂放窗子。(如樓上。隨
上燈籠後放窗。)佛前燭不熄。正值塌香爐。副值查點楊枝
壺。杯籃罐盆桶。一切用物。收拾擺好。伺候回堂交
值。聽殿上大魚響。當值二人倒水。(如魚得水。明日如朔望。得 鼓
倒水。)被值二人。將佛前燭台。拿條桌上。一邊一支。二
人將大單上被摺齊。再小單被。雙口朝外。將燭台
送元處。然後熄燭。(正副被值)四人。將牌上簽子。移於別
人名下。聽殿皈依。點佛前燭。二人各點一支。正值
捲窗子。(如樓上副值。仍將大燈籠挂樓梯口。鈎上)正值捲窗子。仍合掌
站格外。候眾人回堂。(樓上即令末後一人。收回燈籠。)待眾人走盡。
正值進堂。放窗子行禮。五個問訊。走右邊上去踢
蒲團。向首師一問訊。左邊下來。仍將蒲團踢上。再
至檻居中。向上一問訊。然後看接正值人。在那一
P8
邊。即在向那一邊問訊。名為圓禮交值。接正值人。
打引磬三下。副值將香燈寮文書燈。一概點齊。接
副值人。亦到香燈寮後。二人對立。聽引磬響。交值
人即云。堂內一切用物。件件交明。今日辛苦戒兄
當值。對面一問訊。各物查收清礎。接正值人。即熄
佛前燭。桌頭人掇燈念文書。聽報堂時。行堂人束
幃裙去行堂。正值熄琉璃。(逢朔望日。打二板熄。)隨收兩邊燈。
及師父燈。(如樓上開窗子。)副值打楊枝水二壺。正值將杯
籃罐壺拿出。放桌頭上。聽開梆正值捲窗(子。正副二)值
掇楊枝盆兩架。擺靠柱裏。(惟二堂。擺客堂柱外。)眾人出位站
班。兩邊班頭遞杯籃。正副二人舖杯齊已。將籃送
進堂放原處。(如樓上將杯舖齊已。將籃擺二層盆架上。隨至齋堂。)梆完鳴擊
二下。問訊。出堂。留二人看堂。(首堂當值人。與眾人一齊出堂。在師前行
即係正值打引磬。如在樓上是看堂人打引磬。各堂當值人。俱坐桌頭上)食畢。當值人
先回堂(來當值前行。去副值前行)楊枝罐送在盆內。聽結齋倒
水已。將壺送香燈寮後(如樓上回堂。拿楊枝壺罐。早食不用撮箕笤箒。小食
過午即用二人拿下倒水已。即將壺放地下靠盆裡二人站靠裡柱見老戒走過要合掌。結齋已)
待眾人進堂鳴擊三下問訊圓禮。眾人出堂嚼楊
P9
枝(如樓上。先嚼楊枝後圓禮。)當值二人。即拿杯籃靠柱。放盆邊
上。外手中接杯。末後人掇盆送原處。(如樓上。壺罐眾收回。)如
出坡。各人脫袍子放單上。然後至山門外。候師領
坡。各取竹竿。站齊一處。各堂人齊。次第而行。當值
並看堂人。將兩邊長櫈搬出。擺兩邊(靠格頂柱)蒲團收
起。副值洒水。從堂內洒至圈門止。正值在堂裏。從
香燈寮掃出。副值掃廊下。正值撮灰隨送出。副值
即去打水。正值將楊枝盆一架。撮放堂中。先洗茶
碗楊枝杯。然後抹佛前供桌。次抹師父桌子。再將
文書桌。一一抹已。正值倒水。副值拿架送原處。(如出
坡倒水。盆仍放架上。副值用楊枝壺。打水放盆內。如樓上不掇盆。另有大盆連架不放下。)
再將蒲團放下。三板響。正值走左邊出翻牌。右邊
進來。上去禮佛三拜。走左邊下來。至檻向上一問
訊。副值鳴引磬六下。眾人聽三板響。本位立起身
來。名為止靜。內不許出。來不許入。不許說話。如違
罰定香一枝。佛前長香熄了。正值跪小香一支。眾
人出坡回來。放窗子。正值倒水在盆內。眾人洗臉。
再拿小盆倒水。請師父洗臉已。水撤大盆內。正值
P10
倒水。副值拿架原處。(如出坡摘菜。將盆放廊下靠柱。)少停師父令
教捲窗子。眾人隨放小圊。回來捧爐人埋香把。剪
燭花人。送燭上殿(聽引磬響方點。)師教站班。眾人出位。打
引磬人。隨取引磬。計數人。預請珠子。鳴擊問訊出
堂。捧爐人前走。眾人徐徐接行。正值待人走盡。隨
放窗子。聽止腔即捲窗子。末後人放窗子。鳴擊問
訊。計數人禮佛。稱名拜師父交數。眾人念文書。(送燭
人。待燭冷透取回堂)如巡照報坡。不拘甚人彈窗。堂內俱答
佛聲。如有坡隨即捲窗子。眾人脫袍子站班。候師
令行。(如摘菜坡。不脫袍子。受過戒。各人搭五衣。)正值掇盆。副值打水。回
堂洗臉。皆與早食坡同。即念文書聽開靜。眾人止
腔。副值接打引磬。正值走右邊出去翻牌。左邊進
來。行堂副值打楊枝水。正值將杯籃罐放桌頭上
聽開梆。正值捲窗子。副值二人出堂。掇盆鋪杯收
杯。皆與早食不二。眾人站班。梆完鳴擊問訊出堂。當
值人。食畢先回堂。將楊枝罐放盆內。結齋倒水。皆
與前同。(如樓上亦與前同。隨帶下撮箕苕[卄/帚])眾人回堂圓禮嚼楊枝
已。副值掃(楊枝。)如不出坡。副值即騎檻放窗(如出坡不放窗)
P11
看堂人吃二堂。正值掇盆連架。副值打水。眾人回
堂放窗子。倒水洗手臉。師父亦用小盆洗臉。皆與
早食出坡無異。少停教捲窗子。眾人小圊回來。埋
爐送燭。打引磬計數。如前不二。出堂已。隨放窗子。
聽止腔捲窗子。眾人回堂放窗子。副值打開水一
壺。眾收文書。行堂人即去。副值打水。正值將杯籃
罐拿出。當值人將師父缽。湯洗擺師桌上。聽開梆
捲窗子。當值二人。掇盆鋪杯。眾人站班。待梆完。鳴
擊出堂。當值先[個>疑:回]圓禮嚼楊枝。如出坡副值打水。
二板不放窗子。三板響。正值翻牌止靜。副值打引
磬。眾人回坡放窗子。洗臉吃開水已。少停教捲窗
子。眾人小圊回來。埋爐送燭。請珠如前不二。師站
班鳴擊出堂。將窗子放下。聽止腔隨捲窗。鳴擊問
訊放窗子。眾人吃水念文書。待鐘板堂捲窗子。(聽大)
殿格子響。隨捲窗。(樓上開牕。天陰不關。)眾人出去。小圊回來。
聽板堂引磬響。堂內接引磬。眾人出位站班。正值
行禮。七箇問訊。末後轉身。向首師一問訊。向上一
問訊。走右邊出去翻牌。左邊進來。不問訊。至本位
P12
立定。三陣板完。鐘三下。滾引磬對面問訊。向上問
訊。眾人出堂已。不放窗子。副值將錫瓦燈台。一切
擦淨。加油添燈草。正值聽。汝等佛子眾。出供水。三
舉兩問訊。聽觀文。正值條桌頭上鋪杯子。副值打
開水。(如樓上。聽丹墀喊沒有搭衣。即開牕。)禮祖時斟開水。回堂人走
盡。鳴擊三下。問訊圓禮吃開水。當值二人收杯抹
桌。眾人小圊回來。埋爐送燭。取引磬請珠子。隨令
站班出堂。拜懺儀式。與前三次不二。副值看丹墀
早。先點座燈。後點琉璃。二板響。正值放窗子。掇師
傅桌上燈。隨點佛前燭。(如樓上關牕子。)將香盤取出定香。
三板響。正值至蒲團。禮佛三拜。不翻牌。副值鳴擊
六下。熄佛前燭。(如樓上。將兩樓梯上路燈點起。)副值即取小燭二
支。插大燈燈不點。送拜懺處格外。聽皈依。堂中即
點燭捲窗。(打燈籠人。聽皈依自點燭。廊下對立。一個在捧爐前。一個末後。)眾人回
堂走盡。前頭燈籠站在格外。後邊燈籠來。一齊並
肩進堂。將燈籠挂起。吹熄放窗。鳴擊問訊交數。副
值點文書燈。佛前燭熄了。桌頭人掇燈。眾人念文
書。聽大悲懺。大魚子聲音止。(如不拜懺。聽板堂開靜止。)稍停待
P13
大鼓響。即點佛前燭。首師教收蒲團。眾人隨站班。
(惟當值二人站佛[合/龍]兩邊。面朝外。首師帶小單牌。出位坐於長櫈上。)點名講規[>矩]。大鐘
完。正值開左邊。靜格一扇。隨鳴小魚二下。待規矩
說完。教禮佛。稱名拜師父。令問訊已。對面脫袍子。
摺好放長櫈上。正值捲窗子。(如樓上捲窗時。副值點大燈籠一個。挂外
廊下。)正值定小香一寸。眾人小圊回來。坐於外格地
下脫襪子。(三四師出來。照夜脫襪子。)分上下單坐跨檻。扎好襪
子。挾在頰窩。雙口朝上。用袖子掩好挾襪跨檻。亦
分左右。人進齊已。正值放窗子。(樓上副值即收燈籠。)副值放
蒲團。眾人上單。吉祥而臥。單幔不許自放。候師講
規矩已。教放單幔。當值二人。各放一邊。即合掌問
訊。問兩邊師父。可淨面吃開水。隨禮佛三拜。稱名
拜師父。教問訊已。隨熄佛前燭。二人脫袍子。再將
香燈寮水倒去。小圊回來。坐燈光熄師父桌上燈。
不熄。(如樓上。將路燈熄了。)然後上單養息。就是了。
P14
[○@╳@○]本堂發露
開堂三日已。和尚出示。是晚發露。首師知會陪堂
師。隨將上下單。寫簽牌四塊。(單寫號不用名。)晚課後押二
板。即備[把香>疑:香把]。香絲。預將香燈寮。打掃潔淨。時至焚
香點燭。首師點名齊已。報二板。當值放窗子。掇燈
即打三板。眾人站班。四同寮亦出位。正值關格子
行禮。右師鳴擊四下。眾人歸位念文書。不開格。不多
几句。四師用筆管敲桌二下。三師喊站起來。右師啟
請首師。接開示完下座。四師持具對立。首師拈香
轉下。四師展四摺具。三拜復位。亦令眾[班排>疑:排班]。禮佛
歸位。又開示已。首二師帶筆硯。至香燈寮內坐下。
待(三四)師在堂中央。依次點名。方便說說。教他見師
之法。三師叫下單。四師叫上單。首師審下單。右師
審上單。問彼云某人。你還(中幼)年出家。詳問語句。見
覺地初開。並輔事所明。恐犯罪業。切要記清。一一
審畢。師復位止腔。首師開示至末後。有晚矣二字。
右師鳴引磬二下。令當值開格子。放小圊點名普
跪。慚愧開導要緊。如是開二三四五堂。禮祖巡寮。
P15
看單發露。一切儀式。皆與首堂不二。如冬期有挂
號新戒進堂。安在兩邊單尾上座。(大單牌不書名。亦不當值。)文
衣缽請進堂。行往拜跪等法。一一引指。除坡事
外。都要進堂習文。毘尼威儀。晚間回去。俱要禮佛。
稱名拜師父。方回彼處。亦令來去禮法。
○右寮重審
是日早食回堂。首師請問那寮。發露示出。隨約師
已。二板後。令罪重六人掃戒壇。末同寮令去。(右師預修
格[木*(戶/四/衣)]。各[卄/帚]放戒壇內。)教左寮重問之禮回來。將格[木*(戶/四/衣)]與班首
一人取回堂。擺佛前。用倣紙一[●>疑:張]。摺成經摺式。上
寫六人名字。犯某事。將罪單備成。殺盜媱妄寫明。
隨調拜懺腔。配班派執事。右師開執事單。用物單。
備當值青梅簽八個。再令新戒寫單牌。(上下)單列兩
層。(二牌一樣。)午後將罪單。與羯磨師一閱。晚課上殿時。
右師至左寮。將房內小書桌拿出。大椅一[●>疑:張]。月斜
腳踏一個。座設在佛龕上首。稍斜。再發桌幃一條。
備齊已。晚課押二板。再備香絲香把。燭二對。殿下
點齊。首師知會打二板。點本堂燈籠兩個。四師帶
P16
具掩衣下。末同寮領犯者六人。至師寮先令禮佛。
首師進內。諸師出堂。待師拈香。禮佛上座。右師收
拜墊。擺靠右壁。首師一人呼班。右師鳴擊。待拜過。
長跪合掌。隨將罪單呈白。四師齊出。首師放窗。待
發露竟。末後三撫尺。首師捲窗。四師進內。呼班拜
過。右師放拜墊。法師禮佛入室云。回堂拜師父。新
戒念佛應之自回。四師出具入室。禮謝。如免即止。
右師仍撤座。各物送還原處。將桌幃帶燭回不悞。
○拜懺單式
令將拜懺各職人等。開列於左。
 捧爐△ (某甲某甲) (某甲某甲)
 打引磬 (某甲某甲) (某甲某甲)
 剪燭花 (某甲某甲) (某甲某甲)
 打燈籠 (某甲某甲) (某甲某甲)
 計數 (某甲某甲) (某甲某甲)
以上派定。拜懺人等。各有所執。照名開計。不得臨
時紊亂。避懶偷安。以及搖身掉臂。左右顧視。咳嗽
咦吐。種種威儀不遵者。察出定罰不恕。大眾凜之
P17
慎之。
    堂師示
○用物單法
今將堂內。所用一切物件。照數開列於左。
 小銅爐 兩個 (此爐香[石*葉]花燭台俱)
 香花碟 一付 (係陪堂師至外藏樓)
 小燭台 一對 (經手發用送亦如是)
 銅磬 一口 (右師內藏樓發首如首堂不用)
 引磬 四四把 (四師各辦一切)
 念珠 兩挂 (係首師自修)
 小[禾*魚]子 一個 (亦係首堂修)
 瓦燈 八盞 (右師令人至雜庫房取)
 茶盤 二面 (內藏樓取)
 錫燈 兩座 (係首二師各修)
 茶碗 四個 (係四師均修)
 燭盤 一個 (借韋天殿等盤用)
 楊枝壺 二把 (此楊枝壺供水杯亦係右師令人至庫房取首師亦可期滿仍送還銀庫房人查收)
 供水壺 一把 (此楊枝壺供水杯亦係右師令人至庫房取首師亦可期滿仍送還銀庫房人查收)
P18
 楊枝杯 (九十)個 (亦右師備內樓借用亦可人多可添)
 楊枝罐 兩個 (亦是庫房)
 楊枝盆 兩個
 提[木*亮] 兩架
 淨面盆 兩架
 腳盆 一個 (各堂棉窗至銀庫房收用。春期各堂右師自做新窗。舊窗仍送銀庫房。期滿各堂新戒送庫房。春期做新窗送庫房。雜坡銀一兩二錢一分。冬期不做窗送常雜坡銀一兩八錢一分。如開首堂用物一座俱全惟樓上再添楊枝盆一架。以便出坡。凡開單子以上小字切不可書單之上)
以上堂內。所用物件。一應俱全。皆係副值人經管。
如意愛惜。不可侵損常住。時刻檢點。倘有缺少。俱
係當值人。照原物賠補。慎之慎之。
    堂師示
○稱堂規法
是日過午回堂。請(三四)[師同寮>疑:同寮師]。(右寮客堂)借(戥子。剪夾)及算盤
至庫房取串子。陪首堂師至庫房。將幃裙發出。餘
堂至首堂取。待左寮發露回來。首師往方丈請示。
回堂隨請陪堂師。及(三四)師稱堂規。(二四)師坐。(首三)師位
上。(首三)師坐上單頭對面坐。令新戒執戥子。打算盤。
看色數錢。請右師記賬。三師收(洋銀)。四師收錢。再令
當值新戒斟茶。如是從上單依次令新戒。香儀賬
P19
查閱。設規錄客堂收過。即書(某甲)。庫收(銀洋)或錢記
清。如規錄銀未收。即令彼兑錢。或(洋錢)亦可。皆照期
中定價不二。如元銀加色三分。設錢色不真者。令
彼自來。自書手押。以免狐疑。如是一一稱完。將庫
房收若干。本堂收若干。總計共[言*(六/幺/衣)]若干。給合歸總
無訛。謙遜請同寮師收貯。各歸本位。稍停令眾站
班。將香儀堂規。牒錄雜坡。及堂中一切用度等等。
皆是每人。一兩八錢一分之數。示眾知之。各人將
此賬存留帶回。以便呈師長檢點。並留後人受戒
之模範。稍講講令眾禮佛。放養熄。即說當值行堂。
及呼坡應師規矩已。方請右師叫坡。再知會明日
早食回堂。嚼楊枝時。水頭師報坡。齊答阿彌陀佛。
陪堂師待眾人臥定。將(正副)值被值簽子。及報事用
物單子。一概貼起。次日早課後。知會行堂人報堂。
令行童新戒。取桌幃裙至齋堂。教演出生。以及行
堂等事。從正副被值移簽。交值要清。首堂發過露。
老戒堂不出水坡錢。板堂油燭。從此不至庫房發。
係新戒堂出送。(因開堂請衣缽之故。)各堂照在請衣缽堂。即
P20
出送那堂。至受過沙彌戒止。右師備辦號薄。將籍
貫名號。遂一謄清。送一本首師處對閱。陪堂師存
一本。齊堂三日後。送一本至右寮。以便傳人掛號。
○送牒錄銀
稱堂規後。得便將每人三錢六分。照人數原錢戥戥
定。(如元銀照一兩二錢一分外。加色錢三分。)色成方二寸半。長寸半闊。
牒銀即寫。(某)堂新戒牒銀若干。旁書共多少人。(此是
小字。)錄銀書法同前。但改錄字。又[儀寫(牒錄)式>寫(牒錄)儀式]。如同門
字一樣。備齊已。令(上下)單頭(一人執戥。一人拿銀。)俱放在袖中。
見師之禮。預先說過。知會教授師已。三師領至右
寮內。新戒將戥子橫放齊桌縫。牒銀亦並擺桌上。
首師令拜過分班對立合掌。首師啟請云。教授師
傅。他們眾位。登山求戒。三壇具後。或朝山參學。凡
遇關津查阻。全仗牒錄為證方稱戒法執照。他們
公出紙資在此。我(某甲)。代他們恭請師父。不悋慈
悲。與彼等如法代辦。以至終身感師恩德。你們排
起班來拜師父。教授師云。不消。隨開示已。令禮謝
先回。首師同教授師當面過戥。如稱堂規是錢(牒錄)
P21
亦送錢。不得將錢送銀。首師須將新戒(牒錄)銀。照名
與記若干。(洋銀錢)分三種。逐一統算給清。請師登賬。各
堂開齊。右寮送各堂。右師筆墨倣。(京水筆二支。小墨兩定。荊川仿
一刀。)各堂右師。犒勞行童錢二百文。將筆墨紙各分
一半。令新戒送首師位上。齊過堂。右寮號薄齊已。
即傳人掛號。其掛號六位一班。右師帶領。各堂依
次掛號已。右寮師送草稿一本。再送各堂對過。仍
送本寮。
○起懺規則
是日早食回堂不出坡。首師請問那寮拈香。知會
師已。陪堂師押二板。至大殿將樹銀機。安靠供桌
下。設蒲團拜墊。回堂備香(把絲)爐盤。計數珠香[片*(卄/四/示)]。首
師在堂。備如意香爐。時至報二板點名。說禮懺規
矩。及走路捧爐走法。捲窗子。放小圊。令埋爐送燭
已。令站班。首師開導完。鳴擊四下。眾人問訊捧爐。
二人對面一舉。向上一舉出堂。四師帶具至殿。爐
放机上。(以後拜懺概不用。凡爐盤放供桌上。)捧爐二人站下。二班頭
鳴擊。二人站上。二班頭送燭。二人站上。二班尾四
P22
班站定已。陪堂請師(和尚)拈香。首師押磬。舉普賢王。
不計遍數。待(和尚)拈香禮佛已。鳴磬止腔。煞下引磬。
命眾對面問訊。向上問訊。押磬舉本師釋迦牟尼
佛數十遍鳴磬止聲。不皈依。古規引磬一把。此時
引磬兩把。每日四時。皆右師領懺。如是有(三四)師領
懺亦可。如若得暇即演教搭衣一字具。及四摺具。
○考沙彌首
齊堂已。右寮請示。考沙彌首。銀兩若干。隨令行童。
請各堂開堂師。示出考沙彌首銀兩(若干)。是晚各堂
云。開始沙彌首。本山雖不看情及眷屬。猶恐人
眾。未免有爭先越後之議耳。故立此例。考銀(若干)。以
充各處香儀。及沙彌齋資之也。如有人發心。即通
知教授師。同白和尚。(某)堂(某)處人。發心銀兩若干。
次日開堂師。領發心者見和尚。然後同彼至庫房。
將銀兑交副寺師。回堂請同寮師。至庫房取封套
二十個。沙彌首出錢四十文。令彼將封套寫成。副
寺師折香儀銀五兩。化錢令行童。送首堂交維那
師。送(各處)香儀。請末同寮師(帶送)。五寮頭捧盤。沙彌首
P23
犒勞錢二百文。餘者各處送香儀。亦係五寮頭捧
盤。眾人皆不犒勞。各堂可配班次。及配壇欠。其班
頭壇頭。皆要擇人配合。使眾欽仰。不可關乎人情。
將孰從權。倘有愛惡。眾人不服。各堂配四班壇次。
等。依班序而編配成。隨寫壇稿。上書某堂壇稿。後
列壇次。(某甲)寫成至右寮。以便總編壇稿。送維那
師。出白詞與沙彌首看。即懸牒式。令眾看熟。受戒
前十日。維那師請示受戒日期。示出陪堂師。用青
梅草帖寫成。送方丈左右寮。各新戒堂。餘者不送。
再寫巡寮單。分寫兩張。令上下單頭看閱。付後受
戒日期沙彌首香儀。巡寮單式。及書四班之式。維
那師關會圊頭。某甲(某日)。上水燒浴堂。並知會剃頭
匠。某日剃頭不悞。
 沙彌首(香儀)。
 和尚香儀(元)。 闍黎師(參錢)。 教授師(參錢)。
 當家師(參錢)。 副寺師(參錢)。 維那師(參錢)。
 左作法(參錢)。 本堂四師(一兩二錢)。 香師(參錢)。
 掛號引禮(參錢)。 書記師(參錢)。 引進師(參錢)。
P24
 巡照師(二錢)。 貼案師(二錢)。 侍者師(二錢)。
 菓庫師(二錢)。
○初壇日期
某日早食後完懺。 小食後完懺。 午後完懺。
某日清晨回復。 早食後習儀。 午後習儀。 是晚本堂教缽。
某日午後過律教缽。 是晚諭除貪蓄。
某日早食後公堂習儀。 小食後請戒。 午後詳驗衣缽。 入晚懺摩。
某日回復清淨。 小食後受戒。 午後過戒相。 晚課後發願巡寮。
○巡寮單法
受過沙彌戒。晚課後先發願。後巡寮。先從法堂巡
過。然後二三師。領上下單依次而行。上單巡左邊
寮。下單巡右邊寮。凡有佛像處。行腔呼班。用名不
用號。外寮直說。用號不用名切記。後附書單儀式。
  上單巡法
 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頂禮和尚三拜。起具(問訊)。
  法堂(上行)
 ○鐘板堂
 禮佛。(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作禮堂[祖>疑:主]師父。引禮
P25
  師父。書記師父。知藏師父。侍者師父。引贊師
  傅三拜。起具。問訊。分班。
 ○圊頭寮
 (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拜圊頭師父。
 ○碾磨寮
 (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拜碾磨師父。
 ○羯磨寮
 禮佛。(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作禮羯磨師父三拜。
  作禮首座師父三拜。起具。問訊。分班。
 ○念佛寮
 (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拜念佛師父。
 ○三堂
 禮佛。(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作禮引禮師父三拜。
  起具。問訊。分班。
 ○五堂
 如前呼拜
 ○香燈寮
 (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拜香燈師父。
P26
 ○大悲壇
 (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拜懺主師父。(如彌陀寮有执再添。)
 △下單巡法
 ○大殿上
 (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拜殿主師父。
 ○銅殿上
 如前呼班。
 ○山寮
 (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拜知山師父。巡山師父。
 香燈師父。(如沙彌不必添此执。)
 ○上客堂
 (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拜堂主師父。香燈師父。
  諸位師父。
 ○大厨房
 (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拜典座師父。貼案師父。
  大火師父。小火師父。飯頭師父。菜頭師父。水
  頭師父。碗頭師父。碾磨師父。諸位師父。
 ○茶鍋
P27
 (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拜大火師父。門頭師父。
  茶頭師父
 ○教授寮
 禮佛。(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作禮教授師父三拜。
  作禮監院師父三拜。起具。問訊。分班。(淨土壇香燈寮。有执再添。)
 ○莊主寮
 (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拜莊主師父。知眾師父。
  巡照師父。
 ○四堂
 禮佛。(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作禮引禮師父三拜。
  起具。問訊。分班。
 ○二堂
 如前呼班。
 ○外藏寮
 (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拜殿主師父。香燈師父。
 ○副寺寮
 禮佛。(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作禮副寺師父三拜。
 ○菓庫房
P28
 (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拜菓庫師父。
 ○西板堂
 禮佛。(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作禮引禮師父。知藏
  師父。引贊師父。三拜。起具。問訊。分班。
 ○客堂
 禮佛。(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作禮知客師父三拜。
  起具。問訊。分班。
 ○米庫房
 (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拜米庫師父。
 ○韋馱殿
 (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拜殿主師父。
此是首堂書單法。如二三四五堂。除去本堂。添出
首堂。其首堂與本堂不同。要呼作禮維那師父。引
禮師父。餘皆同。如開首堂師沒有掛號維那。亦與
二三堂同。其餘地方。各取路便。依次而寫。第七晚
要添。今日圓禮四字。受過二壇戒。即換比丘二字。
有尊証師。再添受過菩薩戒。比丘上加菩薩二字。
末添告假出山四字。寫單及臨巡寮時。活變為佳。
P29
○演私禮法
是日晚課下殿。維那命右師。傳各新戒堂教私禮。
眾上懺已。將堂中律桌條櫈。搬放單上。待下懺時。
令眾小圊。隨站四班。將作禮之儀。及應答禮佛等。
法。一一示眾知之。然後將排班。問訊分班。向單轉
臉。動腳舉止要清白。初晚可教。懺竟回復請戒。二
晚懺摩。三晚正授。第四日。報早堂時。首師右師傳
各堂出眾。食畢回堂。維那師開执事單。與和尚看。
二板後。上戒壇演禮。各堂令班首。[代>疑:帶]班牌格[木*(戶/四/衣)]。末
同寮領去。各堂同寮。及末下堂引禮。俱至戒壇。依
執序而站。左作法與維那師啟請。謙遜已。先維那
師。從回復懺禮教起。如是依次教演。請戒前二日。
午二板巡照。挂派坡牌。請戒日午後。方收副寺寮。
送各堂坡票。右師催坡齊楚。仍將坡票交巡照寮。
轉交銀庫房不悞。
○完懺規則
完懺之日。早食後不出坡。同寮四人帶具。如起懺
不二。無論那堂。俱至大殿完懺。展具對面立定。不
P30
請拈香。押磬舉普賢王三稱已。鳴擊問訊。向上舉
本師釋迦牟尼佛十二拜轉腔。文殊。彌勒。十方諸
佛。十方菩薩摩訶薩。各三拜。三皈依已。眾人上戒
壇。餘堂未完懺。不轉腔。不皈依。各堂令人送燭爐
回堂。鎻格帶班牌格[木*(戶/四/衣)]。至戒壇依次教至正授止。
○補懺法儀
完懺日晚課後。維那同各堂首師。請問和尚補懺。
若晚即止。如命那堂補懺。來日早課不上殿。洗過
手臉。隨即拜懺。其補懺。普賢王至三皈依。一切(儀範)。
皆與前禮私懺無異。餘堂不補懺。上殿如常。凡補
懺至懺過摩。次日早即止。完懺已。每晚懺私禮懺
一進。晚課後用爐一座。引磬兩把。出堂來去不鳴
擊。不問訊。上殿禮佛。懺(不唱)普賢王。隨舉本師釋迦
牟尼佛。不轉腔。不皈依。候鐘板堂掛燈籠止腔。用
燈籠一個。回堂不圓禮。窗子放下。燈籠掛上吹熄。
○懺竟回復
是日早課不觀文。下殿各堂首師。點名站班講規
矩。右師傳堂。知會末後二同寮看圈門。不設座。無
P31
莊嚴。天稍明時。維那師請示。鳴擊出堂齊已。維那
師進內。請和尚出室。立於廊下。師先拜。(然後)再呼班。
○演習儀法
回復懺日。報早堂時。首堂右師傳各新戒堂與各
堂。亦傳侍寮。(習儀食畢回堂。不出坡云。)各堂添人洗碗。輪流送
幃裙行堂。傳掛號人進堂。二板後往戒壇。教公堂
習儀。至法堂迎請。著二人站貼榜處。作法堂繞柱
式。午後教畢。首堂右師。隨教發願禮已。各堂右師
分教巡寮法。是晚各堂首師諭眾。次早(各出)頭錢三
十三文。分送兩處。開堂師處十文。各紙撚錢。陪堂
師處二十三文。派師每名貼出紙撚錢十文。填頭
錢內。(頭店自領。)又示眾將欲受戒。必須要除貪蓄。堂中
坡事照常。以及通宵之需。所以各人預寫成坡。通
宵。左邊名通宵。右邊名存坡。通宵乃燃香日禮[用>疑:通]
宵。香燭以及助食之資也。此項多寡有無不定。其
存坡。因眾除貪蓄。外求坡事如常。故名存錢右
師處。以便代出也。眾亦量其費也。如餘仍退眾人。
○本堂教缽
P32
午後令眾出缽十口。再知會行堂送盤子十箇。梚
瓢各兩箇。筯子十雙。楊枝杯十箇。待晚課後禮懺
回堂。右師分擺兩邊條桌上。再於堂中央。設半桌
一張。小椅一張。燭台一付。亦用盤缽杯筷齊已。首
師齊人教缽。從開梆說至回堂。要細細講明。教已
隨請三位同寮師。上下兩邊。逐一指點。教演清礎。
○出派坡法
初壇日期出。維那師知會巡照。某日出派坡。請戒
前三日。午後二板。巡照至客堂。將派坡牌右邊書
某山。每人挑柴八速。隨挂在官客堂外右柱上。於
過律前一日午後。巡照命本寮道人。將水牌送與
各新戒堂。陪堂師令新戒先寫。某堂新戒。後寫本
堂四師。及上下單新戒名字。依次寫畢。仍送至(巡照)
寮。至過律日開早梆。巡照師至客堂將普坡牌。右
邊書某日處(挑柴)。挂官客堂外右柱上。再令本堂道
人。備條桌數張。擺柴堆旁。將各堂長水牌放[卓>疑:桌]上。
食畢回堂。鐘板堂挂過板。巡照隨開坡梆已。從興
福寮。往眾山點頭走著。隨呼云某山挑柴。阿彌陀
P33
佛。大眾師及各堂新戒。皆脫袍子。右師取竹[竽>竿]。至
山門外候齊。上山出坡。(竹竿在山門內。前高後[底>低]。在山門外。前[底>低]後高。)左
手或拿枴杖。或抄手。不得閒談戲笑。亦要整肅。雁
行相似。頭上無許扎手巾。老戒師可戴草帽。新戒
凡遇和尚。上座及老戒師。皆要讓道。實係不便。和
尚上座。各堂首師。及本堂四師。定要讓道。各堂末
師。領坡三師。押坡出坡回坡。皆要前後互相照應。
各堂首領。及陪堂師。各帶筆硯至條桌處。以待記
數。各人將柴挑送上堆。至計數處合拿云。弟子挑
柴八束。阿彌陀佛。隨於彼名下。寫挑柴八束。(如磚瓦坡。
再為更改。)眾人回坡。各堂放窗子已。值日知客。隨將普
務牌收回。(派坡牌不必收。待正授午後二板收。)巡照寮。仍將條桌送
原處。水牌收回。各堂人名字留存。餘字擦去以便
二三壇出坡好用。(凡出大眾坡。皆要挂普務牌。聞梆聲即挂。回坡隨收。派坡者。固
初壇佛事。無暇預坡。此坡以補之。故逐一上號記數。其普務。閤院大眾皆要出坡。凡和尚出坡上山
時。令彼巡山師。將肩担接去。柴捆好送至路旁。和尚接担。要到柴堆處。巡照伺候接去。送上堆。接隨
將担繩子扎好。即遞和尚手內。帶回不悞。)
○過律教缽
P34
出坡了回堂。喊剃頭來。令眾打水搬櫈。取盆連架。
各帶手巾。至首堂後剃頭。餘堂地方。各取其便。報
午堂時。首堂右師傳堂。知會教授師。過午回堂押
二板。各堂添人洗碗。將齋堂板櫈搬出。此櫈各堂
輪次而搬。首堂搬出。二堂搬進。二堂搬出。三堂搬
進。如是流輪流。其座皆是首堂右師設撤。將二師
條桌。並擺居中靠屏門。和尚半桌腳踏椅。重設於
上。借客堂小椅一張。以便法師上座。內樓取桌幃
机被。小燭台一對。燭一對(首堂修不必點。)再修缽一口。用和
尚盤筷茶碗全付。俱擺在二堂。層茶槕上。候過律
竟。遞座上。預備開水茶碗手照及燭齊已。回堂報
二板。放窗子。首師點名講規矩。三板已。捲窗放小
圊。右師請問教授師打鐘。請文書送座上。回堂知
會首師。令眾持日用律站班。右師帶定香一支。至
前大殿。鳴大鐘三下。各新戒堂接引磬三下。又鳴
擊二下。令眾對面一舉。向上一舉出堂。至齋堂各
序。俱對面站。律本至桌上。二堂令人捧爐。迎請五
人站中序。亦對面而立。待爐來。作法師將香杯扶
P35
尺擺齊已。方令执香。迎請來去。俱在右檻穿班。各
堂首師在堂。備辦教缽禮。每分三錢。用白套紅簽
寫。教缽禮三字。下寫眾弟子頂禮。辦現成放在兩
邊。三師位上。眾人回堂。二堂令人將櫈搬進送爐。
首堂右師撤座。送文書。原處物(帶回。)鳴擊放窗子。(圓禮。)
首師令眾禮佛三拜。再拜三位師父。皆至師座前
云。眾弟子有教缽禮。供養師父。晚課上殿。右師留
十人下[竹/列]子。廊下格子俱要打掃。得暇早卸更妙。
○諭除貪蓄
右師預修號條。首師送簿一個與右師。右師即啟
請。首師開示示已。錢物右師收銀。物歸首師收一
寄完。錢物上蒲包裝好。上寫(某)堂封皮。暫寄銀庫
房。待圓過菩薩大戒。仍取用統眾給人。切要清白。
○公堂習儀
是日報早堂時。右師傳堂。亦傳侍寮。跟班食畢。押
二板。不設座。傳外單人進堂。傳各新戒堂。掃丹墀
洋溝。各堂自沖。報二板放窗子。首師講規矩。三板
已。捲窗子。放小圊。齊已站班。右師至前殿。鳴大鐘
P36
三下。各堂接引磬出堂。首堂右師。帶生定香一支。
不點。遞香一樣。作法師先說一遍。從請戒正授至
送和尚止。俱要交代。過節應答。要清楚。不唱念。凡
迎請去。出班穿班。轉灣指明切切。習儀香讚。偈咒
不唱念。只說過節應答要高聲。請戒送和尚回方
丈。接迎請就在方丈。復迎至作法處。正授竟。普送
至方丈廊下。禮謝諸師。規矩說完。然後迎請諸師。
亦迎請和尚。來時呼上香。為首者不可上香。維那
師父呼上香。方可上香。一切儀範。見廣儀所明。回
堂時。如和尚沐浴。首堂右師。領二新戒。至浴外堂
門。伺候侍茶。板首師及尊宿。皆要侍茶。如免即止。
○請懺摩齋
其懺齋之規。三壇懺摩三次。初二三壇列首。二三
堂均派。皆各堂首師獨辦。如初壇。首堂維那師預
先。幾日與貼案師云。懺摩齋幾桌。某日用錢若干。
至公堂習儀前一日。晚課下殿。帶具請齋。候約諸
師次日早食回堂。至客堂報懺摩齋若干米。其米
不得多報。古規一桌。不得過多。借此候客。如請新
P37
戒。要自修齋米。隨即知會那寮。擺碗筯。或南寮房。
或北寮房亦可。候公堂習儀回堂。隨請同寮師云。
請客齊已。即令行童捧齋。自帶具拜齋。不可悞也。
○請戒儀式
小食開靜右師傳堂。食畢回堂。傳外單人進堂右
師將前殿格關上。開兩邊靠墻二扇。於廊下設高
座。矮櫈五張。[監>疑:豎]四橫一。官桌一張。黑漆大椅一張。
首堂取大腳踏一張。楞嚴堂取小腳踏二張。以
便上座。方丈取大銅花大燭台樣燭。大紅套幃一
條。八仙長幃一條。獅板一條。大紅墊一箇。小[竹/勝]墊
一個。兩圈門攔擋對過。[竹/列]門關上。兩圈門亦擋住。
經蓋一個。銅尺二根。再修小椅一張。連椅披墊子。
擺布薩堂內。以便請二師用修齋。首師講規矩。捲
窗放小圊。右師請和尚文書。維那師請示。打鐘回
來。知會右師至前殿鳴大鐘三下。各堂接引磬出
堂。至布薩堂丹墀。右師帶定香。諸師至板堂候爐
來。維那師令眾迎請。引禮師父。陪首堂師[代>疑:帶]領拜
過。分班已。七八引禮。領新戒分請二師。[右將師>右師將]格
P38
後小椅。搬擺丹墀內。輔位稍斜。左師收禮已。次移
弼位。亦如是儀。二師收過拜。隨搬去。迎請和尚。七
八引禮在香後走。二師接行。餘後八人九十引禮
押班。去已首師隨上座。將文書經蓋銅尺。香杯撫
尺擺好。請戒已。文書原手送方丈。領眾撤座。仔細
查清送原處。候浴梆到。令眾上單。放單幔脫腳。單
頭人捧監浴牌。領至圊頭寮外。將牌放在桌。眾人
進內。衣服縛好入池。須存正念。不[德>得]汲水作聲。鍋
池務要留心。洗畢回堂。令單頭人穿袍。送浴牌至
末堂。如是輪流至末後。牌落二堂。下次二堂先洗
○詳驗衣缽
報午堂時傳堂。過午回堂押二板。添人洗碗。齋堂
設高座。與前過律不二。不用盤缽杯筯。首師在堂。
令人囊缽縛。五七二衣齊已。報二板。放窗子。講
規止靜已。捲窗子放小圊。至右寮請文書。鳴鐘[代>疑:帶]
定香。二堂令人捧爐。眾人捧五七二衣。雙口朝外。
捧至齋堂。至各序依次對立。衣缽放桌上。爐來時
如前迎請。教授師下座查驗。打引磬師鳴擊前行。
P39
一一查完。仍復上座。二引禮亦歸位。餘儀與[同前>前同]。
○懺摩儀式
殿上皈依時。首堂右師傳堂。知會羯磨師。書記引
贊。順押二三板。布薩堂內洒掃。設平座。用官桌一
張。大紅椅。大腳踏各一張。桌幃一條。椅披墊子燭
台一對。大樓請小佛一尊。座右邊設書記座。用半
桌小椅披墊子。小腳踏。再修手照筆硯倣。又高燈
架八個連竹片。以便撐燈。客堂備銅燭盤八個。其
蠟燭各堂均派。此時各認一次。維那師在堂。令人
扒火煨糖開水。送和尚。及引贊師齊已。報二板。押
三板。首堂點名講規矩。將堂中大燈籠一對。點放
本堂柱外。候鳴鐘打起。點人至左寮捧爐。右師令
人點燭。隨請文書連經蓋。順問打鐘。即令站班出
堂。至布薩堂內。首堂站倒班。(三四)班站柱上。(一二)班站
柱下。以便五人好拜。待爐來。迎請書記。引贊同引
禮師。一齊進內。然後迎請羯磨師。(首二)堂打燈籠兩
個在前走。來在香後行。首堂燈籠。挂布薩堂中序。
二堂分挂兩邊。三堂(官客)(楞嚴)堂。挂(興復寮。歡喜堂。)(四五)堂圈門
P40
內。及齋堂廊下。迎請羯磨師。下鐘板堂坡台時。隨
打三板。唱讚時迎請五人出班。念回向偈時。鐘板
堂開靜。懺畢撤座。聚合一處拜懺。各堂用小爐一
座。首堂帶小魚子引磬。大樓請佛一尊。大磬一口。
有十多拜轉腔。(文殊。彌勒。十方諸佛。十方菩薩摩訶薩各三拜。)禮懺皈依
已。各堂收燈籠。用物送歸[源>原]處。檢點火燭切切。
○清晨回復
是日早課不觀文。回堂右師傳堂。末後二同寮師
看圈門。及知會羯磨師。並書記師。不設座。首師點
名講規矩。待天稍明即請示。鳴鐘出堂。至法堂丹
墀站定。引禮和尚諸師。站在廊下。不開中格。如天
陰就在法堂內。即開中格。如黑暗亦可點燈[[內/桌]>疑:罩]子。
○正授儀式
回復之後。是日午無早粥。天明時各堂捲窗掃(地已)。
隨放窗子。右師令人。將九如樓圍屏八扇。搭在(春冬)
期(大前)殿廊下。照號配上。用白定撐好。正中用官桌
一張。大黑椅大腳踏。(左右)師座(二三)堂陪堂師擺設。用
板堂半桌二張。官客堂小椅二張。小腳踏二張。丹
P41
墀半桌二張。內樓取長幡十八首。有字四首。挂中
央正座。八仙套幃。銅花樣燭。經蓋銅尺。獅子椅披。
大墊[竹/勝]屜。旁座花單幃二條。丹墀單幔一淨。淨鐘
一架。魚子連墊。布薩堂鼓一面連架。棕墊一個放
鼓上。各堂右師修條桌二張齊右帶。以便放衣。報
堂時。首堂右師傳堂。小食回堂。板堂仍呵佛挂板。
隨押二板。令眾查(五七)二衣。並缽齊已。報二板押靜。
首師講規矩已。捲窗放小圊。右師請和尚文書。令
眾懸缽。坐具放在左手大衣袖中。維那師請示開
靜。知會鐘板堂開靜。末後報鐘三下。陪首堂師。前
殿接大鐘三下。各堂鳴擊。站班翻牌。手捧五七二
衣出堂。(二三)堂令人捧二師爐。二侍師捧爐請佛。去
走法堂坡台。爐前佛後。不穿班。走[衜-首+甬]衜[真>疑:直]上。爐供
好。走二層坡台上。並禮佛一拜。回堂走板堂坡台。
回法堂。維那師隨將三座香杯撫尺擺好。然後令
班首四人。迎請引贊師收衣竟。眾引贊齊已。(至下)邊
分站。引禮師前。作法師方可令引贊。及同寮等。依
次末後並肩先行。不穿班至末堂新戒班頭。挨次
P42
由下至上對立。候首二作法師至。首堂首二班頭。
居中向上。眾引禮師。及引贊。隨即亦排班向上。每
班六人。依次續排班定。同禮佛一拜。向首堂首二
師一問訊。二作法師。領眾引禮走至新戒肩上。齊
坡台兩邊分立。眾引贊分站引禮班前。首二師呼
班拜過。眾引贊走至班頭。向上一問訊。各歸依桌
對立。候和尚請詞畢。方可稍歇。分請二師去。陪首
堂師放棕墊子。和尚上座。眾引禮亦走上。靠中格
二邊對立。候二師拜過上座。方可八字朝外。右師
即收棕墊。請聖時眾引禮仍對立。宣戒相時。引贊
伺候散衣。隨撤衣桌。至念佛分班已。右師送棕墊。
隨至前殿伺候接鐘。和尚下座至棕墊。維那師即
舉回向偈。眾人隨撤班。至法堂排鑰匙班。偈畢維
那鈎淨鐘三下。前殿接大鐘三下。送和尚回方丈。
禮謝已。令眾回堂。維那師及眾同寮師。帶具進內
拜和尚已。右師將文書送回方丈。領人撤座。用物
送歸原處。隨到客堂報教缽飯。每堂一天叫人請
教缽。再令人送幃裙。請引贊師行堂三日。只鋪堂
P43
不洗碗。單行午飯。諒其過午遲早。首師令六人。搭
衣持具巡寮去。請師父教缽。受戒回堂。隨寫牌式。
○過戒相法
受過沙彌戒。報午堂時。右師傳堂。知會教授師過
午。回堂押二板。齋堂設高座。與前不二。新戒捧日
用律。如前至齋堂。過完回堂。令人至殿上上[竹/列]子。
○發願巡寮
晚課下殿後。押二板。陪首堂師(請示)。從頭上發起。從
尾上(發起)。設從尾上發。即知會末同寮師發願。各堂
埋爐一座。送燭上殿。(此燭各堂輪流。)令眾搭七衣持具。鳴
擊(出堂。)至大殿丹墀立定。(如皈依未禮祖。先要至影堂丹墀禮祖。然後至大殿
丹墀。設下雨及日間發願。丹墀有別務。即在大殿內。)如首堂師發願。知會二
堂師打鼓。二堂新戒呼。毋勞起具。餘堂師發願。皆
係首堂右師打鼓。首堂新戒呼毋勞起具。其發願
除各堂首師。餘皆輪流。毋論那寮發願。師總到鐘
板堂伺候。班站齊已。各堂捧爐齊已。徐自殿擺供
机上。連送燭人。就在殿內發願。開中格。鼓敲(三下)。發
願師帶引磬。從班下走上。打鼓師云。(某某)堂新戒
P44
排起班來。恭請(某某)師父。領(你們)發願。師云不[肖>疑:消]。隨
至坡台。[微-儿+口]左一拜。問訊站左邊平柱。(如有[竹/列]子。即平[竹/列]子。)隨
呼一齊向上排班。問訊展具。待四摺具展齊。即舉
南無千華台上盧舍那佛。(三稱每遍竟。眾新戒即呼。)
南無千釋迦千百億釋迦佛。(亦三稱已。下皆一稱。)
一者禮敬諸佛。(至)十者普皆回向。(以下不接。)
頂禮律藏會上優婆離尊者。(以下具申。頂禮二字。)
<向下各稱。書上本無頂禮二字。我已加上頂禮二字>
頂禮西天東土歷代祖師。
頂禮中興律祖慧雲馨公大和尚。
頂禮兩都弘戒三昧光公大和尚。
頂禮中興止作見月體公大和尚。
頂禮總持毘尼定安基公大和尚。
頂禮弘揚律學松隱儀公大和尚。
頂禮廣弘四分閔緣松公大和尚。
頂禮精嚴七聚珍輝[王*永]公大和尚。
頂禮皇壇宏戒文海聚公大和尚。
頂禮嚴持經律理筠言公大和尚。
頂禮遵[束*ㄆ]守律渾儀先公大和尚。
P45
頂禮心燈續焰愷幾如公大和尚。
頂禮離塵歸真桌如靜公大和尚。
頂禮森嚴律學朗鑑皓公大和尚。
頂禮重光布薩體乾昌公大和尚。
頂禮持清淨戒敏通然公大和尚。
頂禮苦行頭陀聖性宗公大和尚。
頂禮得戒本師大和尚。(以下改作禮二字。用)
作禮二闍黎師。(受過比丘戒。即添云。作禮七尊証師。)
作禮諸上座師。
接念三皈依竟。呼起具。沙彌首高聲呼。毋勞起具。
作禮引禮師父三拜。師云一拜。沙彌首呼起具。待
眾將具摺齊已。師呼問訊分班。送燭人。捧爐人。即
回堂。然後各處巡寮。先至法堂前。沙彌首將具擺
下鳴擊呼。某堂新戒沙彌(某甲)等。頂禮和尚三拜。
侍者回云。頂禮和尚法座一拜。呼起具。問訊。不呼
分班。餘者堂寮。皆有分班。如天黑暗。可用大燈籠
一對。次第分上下單巡寮。陪堂及三師。分領至各
處巡寮畢。回堂圓禮。發願七日。巡寮三日。待第七
P46
日。添云今日圓禮四字。受戒已。晴天要出坡。陰天
要發願。不巡寮。皆要搭五七二衣發願。如各期有
挂號求戒者。受過戒晚間回去。令彼帶衣缽要緊。
○公堂習儀式
受過沙彌戒晚課後。維那師同各堂首師。一齊請
示調腔。(如調腔南無[>疑:改]頂禮二字。[改>疑:])開靜時。行禮出堂。燈籠兩個。
爐一座。小魚引磬。至殿展四摺具對立。右師舉普
賢王三稱。禮本師釋迦牟尼佛。聽大樓上大魚子
響。鳴擊轉腔。(文殊。彌勒。及十方諸佛。十方菩薩摩訶薩。禮拜)各三稱。三皈
已各回堂。
○半月懺摩
鐘板堂挂燈籠捲窗子。令(二人)打燈籠開靜。行十方
禮靜完。前殿接大鼓。五十四下竟出堂。到布薩堂
廊下站定。羯磨師及老戒迎請上座已。作法師呼。
沙彌依次進堂。亦如前。向上排班。聞磬聲作禮
三拜。問訊長跪。跪在地下。待問十戒相。隨問隨答
一個無字竟。呼一拜起具。問訊退出。沙彌次第出
堂。逐班懺完。拜懺如常。如[來>疑:未]受戒。(懺摩布薩)俱不必。
P47
○半月布薩
誦戒儀式。同懺摩一樣。羯磨師示至莫放逸。答依
教奉行。呼一拜起具。問訊出堂。上殿禮懺。如得暇
時。教演大具白具頭。
○右寮背律
受過沙彌戒三日後。右寮傳籤背偈咒。各堂出半
通一對。首師派六人寫一簽。右師於堂中擺半桌
一張。首師教演一番。首堂右師至教授寮設座。雜
物搬出。大椅腳踏方桌擺正中。用桌幃燭台。行童
備爐。不捲窗。不鳴鐘齊已。各堂右師令六人。至教
授寮外。為首一人。將本堂簽牌。與教授師簽牌。放
袖內帶去。先將右寮簽。安於外邊佛前。本堂簽[代>疑:帶]
進。依次進內。站在兩邊。先放簽牌。安於師前。後將
文書雙手傳放桌上。一人遞。一人堆起。為首者呼。
眾戒兄排班。問訊展具。(師云不展具罷。)隨即直起身來作
禮教授師父三拜。起具。問訊。分班對立。(師呼某甲沙彌。)即
念佛應之。(師又云。你文書偈咒背到那裡)我(某甲)文書偈咒背竟。二
人轉臉。就背。背完繞至班尾上。餘者逐一進上。俱
P48
背完。為首又呼。眾戒兄排班。禮謝教授師父三拜。
(師云一拜。)呼起具。問訊。分班。(仍將文書。)一人遞一人。依次退
出去。為首者。將佛前簽牌放袖中。又進內放師前。
再將本堂簽牌。換放袖內走下。隨具一拜。仍退出
以至末堂背完。即末堂右師撤座。後付書簽儀式
【圖:長木板牌】
【背律(某甲 某甲 某甲 某甲 某甲 某甲 )】
初壇戒範要略終
<初壇終>
<二壇始>
<封面>
寶華山傳戒儀軌 二壇戒範
<正文>
P1
戒範正宗(目錄)
○開示過律
受過沙彌戒第三天。右寮背過小律第四天。早食
回堂。維那師。請示方便過律時分。或(早小)食後回堂。
右師傳堂。聞鐘聲請同寮師。法堂方便過大律。末
後二同寮師看圈門。不設座。時至首師請示鳴鐘。
回領眾站班。右師至前殿。鳴鐘出堂。(拜過分班。新戒要合平掌。)
○過四分律
待法堂開示過。或(小食)(午前)前。陪首堂師傳堂。知會教
授師過律。食後添人洗碗。[木*盤]橙設高座。與前無異。
時至請文書鳴鐘。眾人持四分律。至齋堂過已。回
堂末後律之先。右師將遮難文。折齊包好。領人送
首師處。不得與彼閱知。回堂已。右師請首師。照數
散與壇首。(預為號清。)三日要收。右師寫(二三)壇帖。各堂首
師。過四分律題。領彼熟背。待眾遮難文看熟。每晚
要考壇。初晚演壇。首堂右師傳各新戒堂。於上殿
禮懺時。各堂留三壇人在堂。用格[木*(戶/四/衣)]一根。放堂中
央。左格站壇(頭三。)右格站壇二。站定細說。格[木*(戶/四/衣)]下作
P2
屏教所。佛前作壇前。香案從香燈寮走過來。靠格
[木*(戶/四/衣)]作登壇式。講過即考演。考完上殿。再換四五壇
人。回堂輪考。教授師散帖出來。按期而考。三晚演
熟。隨往戒壇教演。散簽。請戒。懺摩。投柬。正授之禮。
散籤帶籤。叫名懺摩。教見驗繳二師。隨教菩薩戒
禮。伺候現成。散籤前三日。陪首堂師領札一張。搌
布至戒壇。收拾乾淨。多餘桌櫈抬出。只留好條桌
三張。修小燈罩四架擺靠墻。教授寮取連四紙。將
壇內大燈罩糊好。以及格[總>疑:牕]俱要整理。丹墀[卄/(女*辰)/寸]草。
戒壇(上下內外。)通廊下。屏教所。影堂。俱要搌淨。及將舊
榜泡下。散籤前一日。午後二板。各堂右師。預將四
班。各寫一籤送右寮。晚課下殿。行童來請。眾引禮
師認籤。(後免來日散簽參差。)惟有首堂首二師不認簽。如
有亞僧。首堂首二師分教簽。其簽亦係首堂辦。(又有
古規載。亦傳籤繳巡視師認簽。)後附籤牌壇牌式。
【圖:兩長直籤】
【第壹籤。 某甲(某甲某甲) 某甲(某甲某甲) 某甲(某甲某甲)】用號不用名
【第壹壇。 某甲  某甲  某甲】用名不用號
P3
○二壇日期
過律已。教授師往方丈。請問日期。及臨壇七證。驗
繳師定已。隨修帖送方丈。左寮及各新戒堂。本寮
亦留一帖。圓具榜及柬帖。見弼事所明。維那師。即
知會圊頭燒浴堂。剃頭店某日剃頭。後附日期帖。
某日午後散簽。 小食後習儀。 午後習儀。
某日早食後習儀。 小食後示衣缽名相。 午後投柬入[挽>晚]懺摩。
某日早食後請戒。 小食後習齋儀。 午請齋隨登壇。
某日清晨回復。
○散籤儀式
是日早食回堂。出派坡。(每挂坡牌出坡。與初壇無異。每人挑柴八束矣。)回
堂剃頭。亦與初壇不二。陪首堂師打麵糊現成。右
寮同維那師不用具。呈榜已。交陪堂師領新戒貼
上。待報午堂時。傳堂知[覺>疑:會]教授師。書記驗繳引贊。
過[干>疑:午]回堂押二板。於丹墀遠坡台五尺。設官桌一
張。用祖堂插屏一架。小椅腳踏。桌幃燭台燭一對。
(不點。)報二板。請文書代問打鐘。二堂領一人捧爐。及
簽盤。散簽完。不撤座。迎請受差諸師來拜已。各回
P4
撤座。教授師。及受差諸師。同拜和尚。是日晚課時。
留人下影堂格子。只留香几。官桌牌位。插屏不撤。
○公堂習儀
是日報早堂時。首堂右師傳堂。食畢押二板。彼齊
已報二板。[請>疑:講]規矩。鳴鐘出堂。至影堂只站六班。如
人多。尾上可站短班。首堂站右。二堂站左。三堂分
站。如有(四五)堂。亦論次站。如有亞僧站廊下。亦論次
站倒班。首堂右師。[代>疑:帶]生定香三支。起座登壇。和尚
香(首堂一人。)二師香(二堂一人。)七師香(三堂一人。)二三引禮鳴擊。
領末後閑同寮師先行。四五領新戒跟走並行。概
不穿班。六七迎請和尚。至戒壇御碑前下丹墀。上
正廊。分向兩邊格。進壇靠墻走上。復轉下格口。又
至上。三折而立定。前班齊門缺。後班班後空一人。
亦立定。祖堂右邊人遶站左邊。左邊人遶至戒壇
站右邊。每邊三班。至戒壇合站二班。亞僧分站兩
耳廊。作法師將一切儀式教清。知會同寮的事務。
並侍者接香。依次演至念佛出壇。各回堂。即[代>疑:帶]壇
稿演壇儀。壇上各堂首師考演。屏教所各堂右師
P5
輪考。待演下幾壇。搬莊嚴。晚課下殿時。各堂鳴擊。
至戒壇丹墀站四班。演習送和尚回方丈。(如戒壇內教禮。
首堂站右。二堂站左。先走御碑前並肩走上。向七証榜處。從兩廊一轉。仍遶至御碑下丹墀。上正廊
分進戒壇。亦如影堂進戒壇儀式同。)
○莊嚴戒壇
內藏樓取[竹/ㄇ/人/戊]箱四個。瓔珞箱兩架。壇內所用之物。
具搬至戒壇內。大殿借梯子一架。果庫房借花乂
一把。預長竹兩根。將鼓移靠後墻擺好。修先掛正
中黃歓門。兩邊珠球二首。一邊一旛空。一瓔珞。青
紅花邊。一共三十二條。然後右寮法背。傍挂小珠
球二首。小旛二首。燈照十二架。壇後二架。壇上矮
照兩個。壇前空香几一步兩架。要對壇上燈照。壇
左右六架。閒瓔珞旛內。外藏樓借燭台十二支。查
看釘可好。如不堅固。務須送銅匠收拾。考演壇完。
椅子撤下。先舖大[毛*(犬/犬*犬)]子。後舖(大毡子二層。小坡台)舖[毛*(犬/犬*犬)]子。又
用小白毡二條。二層台上。舖花毡三條。長窄的。壇
後留檻上大[毛*(犬/犬*犬)]子。兩壇上椅子十張。用小墊子九個。
留一個送屏數所。教授位上。和尚椅用大墊子。
P6
上鋪禪衣一頂。大椅前用腳踏一張。上舖小紅毡。
座右設小紅几。竹節小銅爐。匙筯瓶香杯撫尺。錫
手照。小(爐剪。)首師修紅帖。上寫沙彌(某甲)等。押在几
上。壇前香几上用大耳銅爐。八卦磁瓶。春期領人
採綉球花插瓶。冬期天竹蠟梅。青花大香盤連几。
右寮修速香半斤。首堂右師。用醋炒裝好。几下用
紅縀蒲團一個。上舖小紅毡。格[木*(天/韭)]十六個。用紅紙
包好。中間格子俱開。將[木*(天/韭)]頭朝外。餘者四間俱開
中二扇。共七條花檻衣。正廊右墻。半桌一張。擺靠
格齊門。單幃一條。淨鐘一架。棕墊一個。大樓取大
魚一個。正廊挂長琉璃燈一對。方琉璃燈三對。前
廊挂紗燈四個。東西廊挂戒壇燈籠一對。兩耳廊
用條桌兩張放衣。小圊房修水盆架子手巾。[宀/(兌-儿+心)]上
油燈一盞。屏教所座擺好。扣單桌幃一條。腳踏一
張。錫燭一對。引贊師領簽齋堂。修長櫈兩張。轉巷
油燭一盞。貼榜處條桌一張。橫擺。亦用齋堂長櫈
兩條。條桌上兩頭用高燈二架。往屏教所轉灣高
燈一條。進戒壇門高燈一架。大火盆一個。擺貼榜
P7
處。大殿借燭牌二個。二重門堦簷中。擺紅檔一架
凡壇內擺莊嚴。及用物等件。俱係首堂右師照管。
習儀莊款齊修。將門鎖上。陪首堂師。請和尚看戒
壇。是日晚課時刻。領人下[竹/列]子。晚間令三四人。至
戒壇看莊嚴。二堂師預修懺摩齋。如初壇不二矣。
○請戒儀式
是日報早堂時傳堂。知會二師。各堂同寮侍者師。
食畢回堂押二板。隨設座與初壇一樣同。藍套幃。
亦用小椅一張。和尚去已。再請二師侍茶。及洗澡。
各堂亦係輪次。
○衣缽名相
小食開靜傳堂。知會教授師。食畢回堂。丹墀設桌
子一張。插瓶一架。小椅一張。腳踏一張。小椅背桌
幃一條。燭台一對。各堂右師修茶桌二張。以便放
衣。隨領眾將五祖二來囊好。懸缽搭七衣持具。時
至請文書。代請問打鐘出堂。各班尾捧衣倒走。至
丹墀將衣放桌上。以便好拜。三堂領人捧爐。待作
法已。仍班尾捧衣回堂。條桌及座等物。原人撤送。
P8
○投柬儀式
報午堂時傳堂。知會九師。過午回堂押二板。於布
薩堂。丹墀[[禹*隹]>疑:離]坡台五尺。設官桌一張。影堂插瓶一
架。後用條桌一張。(以便投柬。)再用黑漆[太>疑:大]椅一張。腳踏
一張。大椅背墊子。先扣錦幃一條。外加五福幃一
條。再修小椅七張。團金壽字椅背。大紅墊七個。放
大殿內。至方丈取竹節銅爐。匙筯瓶香杯銅尺二
根。再修小銅尺數根。以便押柬。香把安息香。龍涎
餅齊。時至報二板。請示鳴鐘出堂。首堂師父將柬
[代>疑:帶]來。擺屏後桌上。首堂站倒班。餘堂如常。六位引
禮[代>疑:帶]具習儀。及迎請十師。挂大珠[塔>搭]本衣。九師皆
持具。其七師(二四六一三五)在(鐘西)板堂伺候。首堂(三四)班不
出位居中。留引禮師好拜。(首二)班頭投和尚柬。(首堂首二)
師隨用銅尺押好。尚去已。侍者將柬入套帶回不
悞。隨撤大椅腳踏。收匙筯瓶。五福幃。添上小椅二
張。迎請二師來。亦候首二班頭投上。二師去已。收香
杯並柬。再添小椅五張。投七師柬人。俱站入(首二)班
內。(左四右三。)如是整肅投已。回堂撤座。首堂末師領。各
P9
堂新戒共六人。送九師柬。五寮頭捧盤。首堂右師。
預將戒壇內整理齊楚。修手照臘燭現成。提柬已。
請同寮師照應撤座。自己候十師上壇。習儀切矣。
○懺摩儀式
晚課上殿傳堂。知會闍黎師。驗繳書記引贊。皈依
回堂押二板。於布薩堂內。靠兩墻設官桌二張。小
椅二張。桌幃椅背墊子各兩個。腳踏兩張。影堂插
瓶兩架。此二座係(二三)堂右師設。餘者燈架。陪二堂
師修。中座書記位。仍首堂設。是日二堂。修臘燭糖
開水。時至報二板。押三板。各新戒堂不放窗。點大
燈籠一對。擺廊下靠外柱。布薩堂點燭。首堂右師
請文書。代問打鐘。迎請驗繳二師。用一燈籠。羯磨
師下鐘板堂坡台。打三板。念回向偈。板堂開小靜。
○又儀
(末後普禮懺法。眾新戒對立。陪首堂師押磬。舉普賢王菩薩。其腔如出入觀不二。次第三稱。轉臉向
上問訊。煞磬止腔。眾具展齊押磬。舉一心頂禮。普光佛。眾人同梵。如是五十三佛禮畢。三皈竟回堂。)
○回復儀式
是日早晚下殿。陪首堂師傳各堂。及闍黎書記師。
P10
回復清淨。末後二同寮師看圈門。餘皆與前不二。
○大請齋式
春期請齋設後。是日早食回堂。首堂右師。領新戒
至影堂。將祖牌請供屏後。香几官桌插瓶。一概搬
至屏後。領新戒打掃。報地檻。不卸格子。預先卸去。
于舊歡門旛子。一切閒燈卸送大殿內。如有好莊
嚴。及札款燈。亦可張挂。打掃齊已。隨搭條桌六張。
齊御碑兩邊重疊。每邊三張。至九如樓。取圍屏八
扇。照號配上。至楞嚴堂取官桌一張。擺正中。再搭
花牙披桌五張。(左三右二。)方腳踏六張。再添小腳踏一
張。和尚座用黑漆大椅一張。九師及陪齋師。用官
客堂高背椅十張。正座用五福幃。諸師座用玉帶
幃。中座用方燭台。竹節銅爐。(樣燭銅花不用。)中座花香碟。
與九師一樣。九師桌上。用外藏樓銅耳爐九座。元
燭台五對。香花杯六付。(大殿借用亦可。)蠟燭共六對。各堂
均出不點。香把六個及香絲。首堂右師辦龍涎餅。
安息香。首師修正座。用獅背大墊。十師用天青盤。
金壽字椅背。大紅墊。庫房取黑漆方桌盒六架。行
P11
童莊成。每盒九碟。(習儀請齋。俱不用蓋。)和尚用自己缽。係陪
首堂師請送。(習儀用新戒缽。)諸師仍用新戒缽。亦是首堂
修。俱要龍頭缽匙。(不用缽箒。汲[食*(一/友/皿)]巾布。)只用缽墊子。用藍花
紅几碗五十四個。裝菜。此碗係貼案碗頭發送。紫
枟筯子十一雙。細白磁菊花杯十一個。裝飯用蔡
花杯十一個。黑漆飯桶兩個。銅勺兩把。香儀盤三
面。皆內樓取用。首堂右師。至法堂取白粉磁鐘一
架。(小心護持。切不可令新戒去取。發已)小茶壺三把。首(二三)堂帶茶葉。
開首堂師修。再至客堂。借中盤二面。大[竹/列]子一個。
扒大一盆。以便煨茶。西板堂樓梯下。擺茶桌四張。
以便放用物。一起修齊。領打[●>疑:雜]新戒回堂。伺候過
成。早食回堂時。維那師知會知客師。(開票)子報十師
齋六桌。粘米三升。貼食齋米三桌。(只報米不報菜。)普知會
貼案師。辦貼食齋三桌。不可有悞。預先教授師。送
貼案貼食齋錢六百文。辦藍八齋三桌。道光初年。
另如錢二百。侍者師報貼食齋米若干。方丈用。維
那師將右寮齋[貝*親]取來。首堂末師領五寮頭。修香
儀盤一面。連袱以便放齋[貝*親]。開小食時。首堂右
P12
師通知客堂。同寮師侍者師。祖堂習齋儀。並約請
九師陪齋。師聞鐘聲赴齋。吃過小食。再修飯碗五
十四個。以便習齋儀應用。各堂捲窗小圊[齋>疑:齊]已。鳴
擊出堂。習儀畢各回堂。維那師關照知客。領新戒
請各堂同寮師。侍者引贊。上下殿主。至各堂用貼
食齋。不論人多寡。齋規三桌。無得增減。待用過齋。
首師問定十師齋可齊修。然後方能請示鳴鐘。正
請齋時。用客堂條桌三張。將官客堂兩圈門擋柱。
中格關上。開兩邊靠墻格兩扇。留人往來。維那師
請示回來。知會陪堂師。至前殿鳴鐘。點香把及安
息香。各堂接引磬問訊出堂。至影堂內外。班次站
定。亞僧不來。侍席站班。繇可屏後空處。端肅而看。
結齋後。諸師隨和尚至法堂謝齋。順至方丈內。用
貼食齋。請過齋。餘物及陪齋師椅子。撤歸原處。惟
有九師。及和尚椅子。椅背墊子不可撤。以便設座。
○請齋拈鬮
凡祖堂請齋鬮之法。除開堂師。及作法的。並首
堂二四師不拈鬮。餘外一概總拈。如拈倒外盤。送
P13
典座茶菓一簍。係開堂外盤。自修送去。(此規裁去久已。)
○小請齋[戒>疑:式]
冬期請齋。就齋堂內等開午梆。同兩序大眾一齊
過堂。兩處請齋。各有分別。儀式莊嚴。概不相同。首
堂右師。於早食回堂。先整理戒壇。然後收拾祖堂。
擺十師公座。待小食回堂。領新戒將齋堂中序格
子。及檻門檔一概卸去。暫存吉祥寮空處。如寮房
有客。存行堂樓門口亦可。待洗碗畢。將齋堂及重
修碑前。打掃潔淨。然後將二師兩張條桌。並長櫈
撤去。中序留四張條桌。其餘條桌及和尚座。一概
不動。和尚座上用羯磨師。懺摩椅背一條。座墊不
換。用圓燭台一對。蜡燭亦係首堂修(不點。)領一新戒
至教授寮。請爐一座。不用香花碟。及杯尺盤。(此爐待請
過齋時。連盤杯尺移送屏教所。)亦修香把安息香。和尚桌上。用五
福壽幃。再至內樓。取大紅縀長幃四條。扣中序條
桌上。餘者條桌。照舊不二。首堂修缽九口。缽巾。缽
匙。缽箒。食巾。皆全。用擺中序桌上。(左五右四)口。陪首堂
師往方丈請和尚缽。用紫枟筯子九雙。和尚盤筯
P14
茶杯概不換。九序皆用華山盤子。中序不用。添請
陪齋師。齋堂收拾齊修。各堂派十六人。持具拜齋。
再令四人行堂。侍茶用小茶壺兩把。再領一人出
生。(首堂)末師領新戒。將布薩堂。半桌擺靠齋堂。重修
碑前。至客堂借桌幃毡子。香儀盤經袱。以便擺十
師的齋[貝*親]。不用五寮頭捧盤。其習齋儀。亦不傳堂。
早食回堂時。維那師貼報。不用報十師齋。及米單
食齋米三桌。亦知會貼案。辦貼食齋不悞。右寮仍
如上出[●>疑:金*(十/少)]。隨至右寮。取十師齋[貝*親]。待修齋已。各堂
將拜齋。及行堂侍茶出生人[代>疑:帶]來。演習一二次回
堂。維那至客堂。知會知客領行童。請各堂同寮師。
侍者引贊。上下殿主。客堂用貼食齋。首堂右師傳
九師。傳開梆聲齋堂赴齋。[伐>疑:代]碗筯盤子舖齋。飯菜
熟已。殿主打供。又傳各堂及九師。二板後受戒。即
領大飯開梆。押火板。各堂捲窗舖杯。待六槌梆完。
新戒捧缽鳴擊。先至齋堂立定。是日老戒師不聽
火板。隨新戒後出堂。兩板堂各留一人。將窗子放
下。以便迎請諸師。伺候捲窗。各堂當值皆不回堂。
P15
看堂新戒代照應。(因齋堂前不便往來。)待過堂人齊。首堂右
師點香把。及安息香。念供養及結齋時。齋[貝*親]不散
不收。是日打引磬師。坐鐘板堂副值位上。待結齋
已。將[貝*親]收回。仍將半桌送回原處。結過齋。九師至
鐘板堂嚼楊枝。不同和佛。九師嚼過楊枝。至法堂
謝齋。順往方丈用貼食齋。首堂右師。將齋堂莊嚴
用物。送還元處。格子待登下壇來的新戒。仍將齋
堂格子上好。各堂皆要添人洗碗。宜早收拾登壇。
○重整戒壇
早食回堂。首堂右師。將戒壇內外路上。一切重細
担掃。七盒格子[木/(天/韭)]好。檻衣舖上。壇上十師墊子。和
尚几上竹節爐。匙筯瓶香。杯撫尺整理齊處。壇(上下)
香把埋好。臨時方點。壇上香把龍涎餅。諒壇數多
少。放小几兩邊。小坡台毡各舖好。各處燈照門順
好。几上速香花瓶裝好。几前蒲團擺正中。鼓槌修
齊。檻外和尚棕墊擺好。通廊下燈挂[[禾*急]>疑:穩]。待請過齋。
將教授師爐請來。連盤杯尺。擺屏教所內。埋香把。
餘香把思諒時深淺。放於窻上。轉巷燈油。內燈罩
P16
油修齊。再修油碗一個。火盆內領人扒火。再或至
(客堂侍寮。)借火[竹/列]子一個。以便煨茶。再領人將堂中壺
[木*亮]。水盆杯鍾。手巾燭斗。燭剪二把。捧茶的盤二個。
擺放驗繳榜處。四架小燈照門。認定茶局門口。挂
首堂大燈籠一個。二堂樓梯下。修燈罩油燈一架。
和尚手巾開水。侍者預修。與各堂引禮師無涉。壇
內大燭罩斤通燭。各堂均派。屏教所斤通。小燈照
內。及小通廊下燈燭。各堂燈各自修。換龍涎餅安
息香。各堂均貼。首堂安息香。臨時點插。十師恭座
下。庫房門口至戒壇路上。以及戒壇內外。皆點安
息香。一切應用物件。查點明白。免得臨時失悞。如
春期大請齋。要照應設席。可請同寮分領新戒。代
為整理。然後必親檢點切切。春期夜短。更加宜早。
○莊嚴祖堂
整過戒壇回來。即將下祖堂牌位。請供屏後。香機
官桌插屏。一概搬至屏後。打掃潔淨。用戒壇莊嚴
箱內石青法背一箇。居中靠法背。設和尚座黑漆
大椅一張。獅子椅背。大坐褥。小腳踏一張。上舖小
P17
紅[羊*(面/旦)]一條。再至官客堂。搬小椅九張。(左五右四。)齊和尚
大椅。八張分擺。用天青盤金壽字椅背九條。大紅
墊九個。廊下外邊擺各桌兩張。左頂孤魂台。右靠
墻腳。以便放衣。如春期一切莊嚴物件。不用另發。
待大請齋過。應用之物。隨就留下設座。再將堂內
所挂之燈。照舊挂上。寶華律院二燈籠。送一個大
殿上。送一個西板堂。連蠟燭。正授時請齋挂廊下。
○二壇正授
報午堂時。首堂右師。傳各堂同寮師。侍者引贊。並
九師。過午回堂押二板。各堂添人洗碗。將官客堂
中格關上。兩邊靠墻各開一扇格子。圈門用條桌
擋住。將外藏樓十四祖像請放堂內。維那師領眾
將三衣放桌上。缽囊好放衣上。即放抽解。再領新
戒將登壇燭。及糖開水。參元湯。棒兜香。送至戒壇內
另送中八燭。安息香祖堂後以便點燭。及香插座
下。再領大殿主開中格。廊下擺拜墊。伺候佛前點
燭。以便三板時和尚禮佛。諸事齊已。報二板押三
板(等和尚進大殿圈門。即打三板不悞。)各堂放窗。點名講規矩已。捲
P18
窗放小圊。回來懸缽。搭五七二衣。維那師往方丈
請問打鐘。回來領眾持具捧衣。命陪堂師至前殿
鳴鐘三下。各堂接引磬。至影堂如習儀站法不二
亞僧衣行童收。七證師至兩板堂伺候。(鐘西)板堂(一二
三五七。二四六。)首堂右師帶定香三支。凡迎請來去概不
穿班。(因祖堂是倒班。)惟迎請押班引禮皆穿班。(引禮師站正班)迎
請(引贊)(九師)除陰天皆走丹墀。與請齋不二。迎請和尚
至大殿。聽鐘板堂打三板。押班師領站圈門內候
和尚禮[已佛>疑:佛已]方行。此時可請閒同寮點棒兜香插
座下。如天暗即點燈。(大殿鐘西板堂)點寶華律院(燈籠)齊挂
廊下。九師挂大珠。[塔>搭]上上品金紅祖衣持具。和尚
不用具。挂大大珠。搭上品大紅建春祖衣。九師亦
用建春衣。首堂右師請押班二同寮師代為遞香
隨維那師至戒壇。聽念諸師請詞。照應點燭。先點
壇內大燈罩。及壇(上下)香把。次點大門外驗繳榜處
屏教所轉巷。及廊下一匣燈一概點齊。皆要插穩
實不可荒蕩。安息香庫房門口。至戒壇一路。通點
齊楚。毋許閒[人雜>疑:雜人]等觀。關驗繳榜處。務須整潔。上
P19
下殿主。分站鐘鼓處槌持現成。[口*聽]舉佛號維那隨
報鐘鼓齊鳴。令聲不絕。維那師請二閒同寮站(左右)
邊格口。伺候和尚至正廊上坡台齊至鐘鼓處奪
槌止聲。和尚至棕墊。維那師即止佛聲。鐘鼓齊歇
十師上壇。首堂(首師陪堂)將十師鞋子認放石欄杆後
惟教授師鞋移於下坡台處。念過大悲咒將壇下
蒲團則內几檻外。棕墊撤放鐘魚桌內兩邊中間
格[木*(天/韭)]拔去檻衣移加靠墻兩邊閒檻上右師可先
回堂待眾人念佛出壇留一二三壇在屏教所伺
候登壇。餘者回堂。領末壇數人抽衣解缽。將十師
公座撤去。格子上起十三祖像懸好。香几方桌燭
台牌位燈罩淨水杯供好。令銅殿主點燈燒香。大
殿亦點燭燒香(以便新戒下壇禮佛)如冬期再至齋堂上格
子二師桌櫈照原處擺好。領行堂人上亦可。眾出
壇已維那將燈罩檢點。閒人一概催出。二重門擋
住。預請一同寮師分為檢點。至屏教所耳門處。單
留十師在壇。名為十僧具足。引禮至屏教所講登
壇規矩(即贊引經)伺候教授師下壇問遮難。登下一二
P20
壇來。首堂末引禮。領五同寮頭捧公[貝*親]。首(二三)堂。各派
二新戒搭衣持具同送。請當家到客堂開示登壇。
壇上集僧。和尚差教授羯磨師單白。七師答成已。
教授起座。向上一拜。右坡下壇。走左邊瓔珞外繞
至壇前。拈香一[辦>瓣]。問訊走中序右格而出。從七證
師榜處。至屏教所就座。問遮難竟。領彼三人走原
路至正廊。右格檻外立定。教授師至居中。白詞問
訊已。仍走右格進內。呼彼進內拈香。領走右邊瓔
珞外。繞至壇後。白具頭。脫履上壇。領走左坡台繞
居頂乞戒。各堂首師關會同寮師。每壇具要照應。
參元湯。茶水手巾把。剪燭花。挨次而進。毋許穿壇
直過。皆後壇後繞走。每壇移鞋莫悞。和尚開示。鳴
過二撫尺。將開示四棄四[衣>依]。教授師下壇。問二壇
儀式。如前不二。凡斟(參元)湯及茶水。(剪燭花。移鞋子。)並(送手巾把。
壇外換燭。)俱聽三撫尺鳴過。然後方可進內。如或不然。
名無闖靜。彼三人便不得戒。抑且招愆不淺。如有
亞僧。待首堂登下三壇來教授師不下壇。維那師
[代>疑:帶]領上壇。儀式亦如教授師[代>疑:帶]領不二。領至壇後。
P21
順將彼鞋移於下坡。維那師即走出。不可延挨。亞
僧壇登畢。教授師仍如前下壇。問遮難。登過壇新
戒。即領至大殿。祖堂禮拜過回堂。(抽衣解缽)罩。搭七衣。
在堂伺候。各新戒堂派定。通廊下送和尚回方丈。
掛燈籠。蠟燭預送各處勿悞。此時鐘板堂開靜。皈
依稍停。打(二三)板開小靜。開大靜起板。今夜要打三
板。與放焰口一樣。至末堂剩一二壇。末引禮知會
各堂同寮師。領新戒至戒壇站班。送和尚諸師。各
堂當值二人。及亞僧不來站班。維那師請一同寮
師。知會各堂。(上下)殿主挂燈籠。各堂新戒(一三)班。站驗
繳榜處。(二四)班在屏教所伺候。待末壇鳴過三撫尺。
眾人走兩邊下丹墀站班。(因十師在壇。不可穿班直過之故耳。)各堂
照四班站定。首堂右師送棕墊。仍放原處。然後與
首師。將十師鞋子擺好順妥。五六七八引禮。及二
侍者。如初至戒壇站法不二。客堂領二行童。提明
角燈籠。站侍者肩下。(待諸師走過。移站中序兩邊柱。)首堂二新戒。
打寶華律院燈籠。站首堂二班尾肩上。二堂人打
首堂燈籠。站本堂班上。三堂即打二堂燈籠。其燈
P22
籠內燭各堂自備。惟明角燈籠內燭首堂備。首堂
留一二新戒在壇內。照應熄燭及門戶。末壇的新
戒下來。不隨眾站班。禮過佛回堂抽衣解缽念佛
回向。二作法師仍鐘魚。(五六七八)引禮師呼班拜過十
師下壇至廊向上。維那師舉受戒功德。三堂三新
戒燈籠前行照眾新戒撤班。走西板堂坡台下丹
墀。至法堂前排鑰匙班。眾引禮亦至法堂廊下站
班與初壇不二。眾人撤過班。寶華律院燈籠與首
堂燈籠移至中序石帶。回向偈畢。作法師抅淨鐘
三下。維那師接洪鐘三下。(維那作法)師亦至法堂站班。
大殿。前殿。祖堂。法堂內亦要點燭。其通廊下燈籠
蠟燭皆與通宵派送不二。首堂二燈籠在七師前
並行。寶華律院燈籠。在教授師前行。然後(七八)引禮
師。鳴擊後行。行童提明角燈籠。照和尚行。二侍者師
仍跟班。十師俱從西板堂坡台下丹墀。走鑰匙班
裡。各堂新戒燈籠分站兩班尾。如戒壇站法不二。
明角燈籠撤回方丈開示過。新戒仍然並班已。仍
(作法唱念)四師呼班和尚入室。(上下)作法師呼班拜諸師。
P23
各寮行童。預修本寮二號燈籠迎接諸師拜過和
尚各回本寮。首堂(首二)師呼禮謝諸師已。令眾回堂
鳴擊圓禮放窗。各處燈籠收回。維那師即統眾同
寮持具拜和尚。順請問圓戒的日期。各回堂。末堂
右師隨領新戒收影堂祖像。維那師照應念佛師
起四五板。如常皈依。親領新戒將戒壇檢點清楚。
仍令新戒看戒壇火燭。門戶留心。次日天明。右師
領新戒將戒壇莊嚴。一切用物送歸原處。親自交
明。將戒壇打掃潔淨。鼓仍搭靠格口。各堂首師隨
收遮難文。勿悞切切。若是分兩日登壇。次日時至
請示鳴鐘出堂。九師聞鐘自至(不用再請)惟和尚用班
首四人。或云(不用執香。)二位引禮師鳴擊同往方丈迎
請至祖堂。和尚坐下。呼一齊向上排班。聞磬聲頂
禮三拜。起具。[聞>疑:問]訊。分班。然後往戒壇依次登壇。如
有(五體不全。六根不具)只受兩壇戒。(羯磨教授)師不問遮難。和尚
不開示白四羯磨。並四棄四依。登壇欲完。各堂將
沙彌懸缽。身披五七二衣。持具就堂內受大衣其
文中有此僧伽黎一句不可念。受過衣送至二堂
P24
陪堂師處。教彼拈香上壇之禮。待末壇登下。隨領
至戒壇正廊下。如人多站兩班。鳴擊呼彼拜過分
班已。齊令站右邊。隨令三人進內。至香案前。亦呼
拈香。供養壇上諸師。一拜起具。隨我送汝登壇。即
領彼送右邊至壇後。令彼走左坡台上壇。亦要移
鞋。候彼三人下來。依次接領登壇。切不可紊亂也。
○引贊經式
(三師領簽即云。)排起班來。作禮二位師父三拜。(首師回云。)作禮
教授師父法座一拜。(又云)起具。問訊。分開班來。(二師啟云。)
恭喜他們眾位。少刻登壇。乞受具足大戒。但登壇
的儀式。故爾堂中師父。教演得如法。猶恐他們臨
時不暗。我(某甲)[帶>疑:代]他們。恭請師父。不悋慈悲。將登
壇的儀式。一一指示明白。方得如法。你們排起班
來拜師父。(首師回云)不消。但登壇的儀式。要得如法。恭
請二位師父。說說就如法了。(二師即云。)恭請師父。(首師隨云。)
替師父代勞(後云)
恭喜你們三位。少刻登壇受戒。教授師父下壇來。
那邊一位向外轉臉。待師父到位。即轉過臉來。上
P25
師父呼。你們排起班來。作禮教授師父三拜。師云
一拜。就是一拜。又呼問訊。長跪。合掌。此一跪。跪在
具上。切不可跪在地下。師鳴一撫尺。問衣缽是汝
三人有否。齊聲答個有字。上邊師父將大衣遞汝
手中。切不可就搭。隨念受衣文三遍。此文人人會
念。要念得一口同音。待文念完。師云善。答個爾字。
起立搭衣。待衣搭完。又呼問訊。長跪。合掌。此一跪
跪在地下。切不可跪在具上。師鳴尺二下。問汝等
十三重難。十六輕遮。有無是非。俱要答得高聲響
亮。不可參差。師鳴尺三下。遮難既無。戒可得受。一
拜起具。隨我登壇。但登壇的儀式。一二三次[弟>第]而
行。不可走亂。汝等但將只些儀式。記著就是了。我
(某甲)。一向也不用心。講得參參差差。要得如法。再
請二位師父。與他們講講就如法了。(二師又云。)師父講
得精細如法。你們排起班來拜師父。(首師即云)不消。(二師
又云。)師父慈悲。仍照原班站定了。
P26
[○/(○*○)]寫柬儀式
【圖:長條單】
【蒙論於今月某日圓具預治微供恭請
貌座垂示慈誨冀率諸師
<大字>陞壇弘施
戒法(某甲)等曷勝翹勤懇禱之至】
<大字>右啟
【<大字>得戒本師大和尚上(某)下(某)律師(蓮座位)】
    沙彌戒弟子(某甲)同頂禮百拜
[◎/(○*○)]二師柬式
【和尚慈允於是月某日近圓預治微供恭請
<大字>獅座祇承
教誨惟冀登壇弘施
戒法(某甲)等下情不勝欣躍之至】
<大字>右啟
【<大字>大(羯磨教授)阿闍黎上(某)下(某)律師(蓮座下)】
    沙彌戒弟子(某甲)等同頂禮百拜
P27
[(○*○*○)/(○*○*○)]七證柬式
【和尚慈允於本月某日近圓預治微供恭請
象座(曲垂慈濟降臨示誨)<大字>並冀
<大字>臨壇證盟
戒法(某甲)等下情不勝欣躍之至】
<大字>右啟
【<大字>大尊證阿闍黎上(某)下(某)律師(蓮座下)】
    沙彌戒弟子(某甲)等同頂禮百拜
○請開堂啟(几諸山傳戒必須先請開堂師及九師來開堂期之前預中一啟後附啟示)
【謹詹於今(春冬)傳戒恭請
<大字>獅座降臨
<大字>開堂示誨
律學曲垂慈光祈躍之至】
<大字>右啟
【<大字>大軌範阿闍黎上(某)下(某)律師(蓮座下)】
    某處某寺院 某甲 和南
P28
○請二師啟
【謹詹於今(春冬)傳戒恭迎
<大字>貌座祇承(示教)誨
<大字>臨壇弘施
戒法曲垂慈光忻躍之至】
<大字>右啟
【<大字>大(羯磨教授)阿闍黎上(某)下(某)律師(蓮座下)】
    某處某寺院 某甲 和南
○請七師啟
【謹詹於今(春冬)傳戒恭請
象駕臨壇
<大字>證盟
戒法惟冀慨允忻忭之至】
<大字>右啟
【<大字>大尊證阿闍黎上(某)下(某)律師(蓮座下)】
    某處某寺院 某甲 和南
P29
○寫榜款式
(其二檀榜。教授師買本黃紙十六張。待受過沙彌戒一二天。教授師往方丈。將七證及驗繳二師。那几
位請問過。回寮令行童。請書記師至寮寫壇榜。或自寫。有寫好字新戒亦可書寫。壇榜其寫諸師尊名。
切不可帶草。字要端楷。上下行款有規。寫成不可隨貼。待散簽日早食後。令行童約請維那師。往方丈
呈榜。待和尚看過。隨交維那師帶回堂。與本堂二引禮師。領新戒照舊跡貼好。教授師再買連絲紙。速香。
紙與首堂二引禮師糊格子。燈罩及屏教所半窗。速香亦與二引禮師用醋炒烹。右寮教授師再出錢
買好為妥)
臨壇七證榜。(此是大字。當書一行)
夫比丘戒法。律制森嚴。必集三師七證。具足十僧。
壇成方許授受。今擇於(某)月(某)日近圓。於諸苾芻
中。敦請七位律師臨壇(若七位總是和尚戒子。則可寫大德如內有一位不
是和尚的戒子。總寫律師)為汝等證盟受具。汝等各須憶持。壇
上諸師相貌德號。不得忘識
第一位。尊證阿闍黎(某甲)律師。
第二位。尊證阿闍黎(某甲)律師。
以上諸師。是汝等得戒之正緣。今汝等入僧寶數。
紹隆聖種。當生慶幸。凡遇諸師生辰。節臘之期。必
須憶容梵香。遙為敬禮。勿得我慢自務。庶乎契其
P30
孝名為戒之聖典也。
方丈示。(此又是大字。頂頭至尾也。)
○寫壇榜式
圓具壇榜。(此是大字。到一行也。)
原夫出世道業。威儀為主。世間法度。禮樂為先。然
沙門釋子。雖復形與[裕>俗]殊。事與世異。至於拜跪之
節。揖讓之儀。必以誠敬為本。雍雅為軌。謙恭之禮。
而影顯之。庶乎六和依栖。在處水浮也。汝諸沙彌。
四海之人。一意登山乞戒。此時難發之緣。今已發
矣。幸遇本山規模。一制風範。四方大冶弘開。銷鎔
淨器。此方是難值之良緣。今已值矣。又復當知比
丘大戒。職重體尊。若果能專精戒律。如律嚴持者。
則眾生有頼。慧命有資。堪為人世福田。住持正法。
惟在除其我慢。故習以敬遜之心而求道。捨其晏
安。息惰以精修之用。而護体。表裏洞徹之一如。要
在始終不懈。斯名及義。了無負耳。今於未受戒之
前。依律中作辦之始。為汝等散簽習儀。精練三業。
自今各堂求具者。每聞楗椎之聲。即各整衣。次第
P31
雁行而出。共集一處。隨眾引禮師演儀三日。曉了
方規。如於本月某日。恭請和尚諸師臨壇。三人一
壇而進。為汝等如律授受。及出世妙道之根本。涅
槃直乘之正因。將汝眾等。入僧寶數。成羅漢胎。增
長信樂。正在於斯。汝等切須一一遵守。勿得視為
泛常。儒云。不知禮無以立。汝其察焉。今將諸人壇
數編列於左。使其人各知其受具壇數。不致紊亂
戒次之先後也。
第一壇(某甲)等。 第二壇(某甲)等。(壇次寫完。方寫驗繳二師。)
驗籤(某甲)大德。
繳簽(某甲)大德。(此亦序戒寫之。不[輪>疑:論]執事大小。)
巡視(某甲)大德。(隨有多少。一一序寫。)
教授諭。(此是大字。其驗繳寫某師應當。)
(如有亞僧。榜上亦寫。於末堂末壇接後。寫亞僧堂數。不可另從第一寫起。錄上須是自第一壇刻起。
惟有傍上不得照錄。寫法驗繳師後。寫侍者名字。不拘四人。六人八人。皆可。惟侍者二字不寫。亦
書某甲大德。侍者寫過。後寫巡視。亦是書記某甲大德。依次而寫也。)
○遮難文式
(其散遮難文之法。待過四分律回堂已。未過律之前。右師預將遮難文摺齊包好。令人送至首師處。
P32
不得與新戒觀之。回堂已右師啟請首師。須照壇數分散。壇首預為號清。三日後定要收回不悞矣。
後附遮難文式。)
○遮難文
此安陀會。鬱多羅[>疑:僧]。僧伽黎。缽多羅。今此衣缽。[僧>疑:]是
汝三人有否。(齊答)有。(師云)既有甚善。應當受持披著。
○受衣文
大德一心念我沙彌(某甲)。此是僧伽黎二十五條衣。
 受四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師云)善。(答)爾。
善男子。懇切至誠。仰凴清眾。求哀乞戒。乞戒之語。
 汝合自陳。恐汝未能。我今教汝。各稱法名。(稱已。)其
 餘言詞。皆隨我道。
大德僧聽。我沙彌(某甲)。從和尚上(某)下(某)律師。求
受具足戒。我沙彌(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上
(某)下(某)律師為和尚。願僧慈愍故。拔濟我。
 (師三說一叩首)
汝三人不犯邊罪耶。(答)無。
汝非白衣時。沙彌時。污淨行比丘尼耶。(答)無。
汝非白衣時。沙彌時。盜聽大僧說戒。詐稱比丘。受
P33
 人恭敬。利養禮拜。名為賊住。賊住之人。佛不許
 度。汝非此人耶。(答)非。
汝非外道。投佛出家。受佛戒已。還歸外道。今復重
 來受戒。此人志性不定。名為破內外道。非佛法
 器。佛不許度。汝非此人耶。(答)非。
汝非生。揵。[爐>妒]。變。半。五種不男人耶。(答)非。
汝非弒父耶。(答)無。
汝非弒母耶。(答)無。
汝非弒阿羅漢耶。(答)無。
汝非破和合僧耶。(答)無。
汝非惡心出佛身血耶。(答)無。
汝非諸天鬼神等。變化人形。而來受戒耶。(答)非。
汝非龍畜等。能變化者。化為人形。而來受戒耶。(答)無。
汝三人身中。各不佩帶男女二形。此正乖道器。汝
 今有耶。(答)非。
善男子。此十三重難既無。我今更問汝十六輕遮。
 汝三人出家已來。各各訓導。是何法名。(答)某甲。
今日壇上得戒和尚是誰。(答)上(某)下(某)大和尚。
P34
年滿二十否。(答)滿。 衣缽具足否。(答)具。
父母聽汝出家否。(答)聽。
汝不負人錢債作不還心。而來受戒耶否。(答)無。
汝非他家下使人否。(答)非。
汝非當朝有名有祿官人否。(答)非。
汝是丈夫否。(答)是丈夫。
既是丈夫。又要無病。一疥癩。二癰疽。三白癩。四乾痟。
 五癲狂。汝果無如是五病否。(答)無。
  二壇戒範終。
  附二壇錄要
P35
○齋堂(教授師語)
和尚開示已入座。九師皆坐已。(教授師云)坐下來。(又云)飯
來行。(看行齊了。即舉)供養咒。(念畢。又白)五觀偈。(白已又云。)侍者師到
客堂用茶去。(見出生人回來。又云)飯來行。(看十師食有七八分數。師又云)中
序行堂人打水去。兩邊打熱飯來行。(再看十師食畢。又云)水
來行。(洗缽已。師又云)結齋偈。(念畢。又云)站起來。(次第各人出位。此意不可舛錯。
與祖堂大請齋不同。)
○(二壇懺摩差(驗繳)師語)
(待左師拈香坐下。左作法師呼上香。隨接舉香讚。迎請的五人出班。拜已歸位。其受差來驗繳二師。
一齊進內。向座禮佛一拜。左師出位回禮一拜已。羯磨師。向驗繳二師合掌云。)
幢樹毘尼。唯在匡扶正法。堂開懺悔。用資佐助諸
緣。今諸沙彌。欲求進具。理合露懺。防有白衣混入
盜聽。故請二師詳查出入。彼若如法清淨。我等作
辦方成。但恐坐久疲勞。願生歡喜。(驗繳二師。合掌齊答)如命。
(答已二師向上一問訊。左師回禮一問訊已。然後驗繳二師。各歸本位而坐矣。云完。)
○次差(書記師語)
(待驗繳二師退已。書記師隨後進堂受差。居中向師上一拜。左師出位回禮一拜已。然後左師向書記
師合掌云。)
P36
勤策進圓。當淨身意。干犯則律不容許。無染則戒
纔可受。今夜班多人眾。事或雷同。故請書記師。註
明人事。不致差悞。以便呈簡和尚。願勿厭其煩瑣
(書記師合掌答。)如命。
○再差(巡視語舉)
(待書記師退已。次第眾巡視大德進堂受差。眾巡視師依次進堂。人少這排一班。人多或排兩班。餘
者在後排班亦可。待眾人站齊。向上禮佛一拜。左師出位。還禮一拜已。左師向眾巡視師合掌即云。)
律制森嚴。人心易怠。須假勝緣。克誠善業。今諸沙
彌。於發露時。或恐昏散。忘悞懺摩。故請諸大德。檢
巡視察整肅威儀。令彼等三業翹勤一心無怠。可
謂曲己成人。幸勿辭勞。(眾巡視大德合掌答。)如命。(隨問訊已而出。)
○(驗繳。巡視師回復語)
(驗繳二師。統眾巡視大德。入堂回復。或排一班。餘者在後排班亦可。向上一齊問訊。左師出位還禮
然後驗繳師。向左師合掌白云。)
我(某甲)等奉和尚命。差事已畢。班次不減。出進如
法。巡視嚴密。動止安庠。無有犯威儀者。(羯磨師慰勞云。)
佐助有功。夜深神倦。各請安息。(諸師隨問訊而退。左師還一問訊畢。)
○書記(師回復語)
P37
(待驗繳二師。及眾巡視大德回復退已。次書記師。隨即出位。先呈册。於羯磨法座上擺好了。隨走下
居中。向上一問訊。左師出位還禮。一問訊已。然後書記師向羯磨師合掌云。)
我(某甲)。奉和尚差委登記。所問罪相。今諸沙彌根
本無犯。悉皆清淨。白羯磨師。轉復和尚。(羯磨師慰勞云。)
佐助有功。夜深神倦。請自安息。(書記師隨即一問訊而退。左師還禮
一問訊。仍復本位坐下畢。)
○(三壇懺摩差〔驗繳〕師語)
(其受差二師進堂。見左師的儀式。與二壇懺摩無異。應答禮法。亦如前同。故耳不必重贅。左師向驗
繳二師合掌說云。)
帝網交光。煥乎本源之心地。戒珠發焰。燦然無垢
之性天。今諸比丘。乞圓菩薩大戒。理合露懺。防有
白衣混入盜聽。故請二師詳查出入。彼等若於小
乘戒法無犯。大乘遮難無干。我等作辦方成。遮幾
不乖聖制。但恐坐久疲勞。願生歡喜。(應答如前。故耳不須重書。)
○差書記語
(其受[>疑:差]書記師進堂。見師儀式應答禮法。亦與二壇同。左師向書記合掌云。)
兩乘制教。為法海之限防。三乘淨因。作頹波之砥
柱。今諸比丘。乞圓菩薩大戒。當淨身意。倘小乘五
P38
篇有犯。則律不許容。若大乘七逆無干。則戒方可
得受。今夜班多人眾。事或雷同。故請書記師登記
簿册。不致差悞。以便呈簡和尚。願勿厭其煩瑣(應答
如前。故不重。書記師仍復位完。)
○差巡視(師語)
(其差眾巡視大德進堂。見師的儀式。應答禮法。亦同上不二。左師向眾巡視大德合掌云。)
調伏身心。須凴淨戒。策勵怠情。必籍嚴規。今諸比
丘。於發露時。或恐昏散。忘悞懺摩。故請眾大德。檢
察巡視。整肅威儀。令彼等。三業翹勤。一心無怠。可
謂曲己成人。幸勿辭勞。(應答亦如前。眾巡視師齊問訊而退。左師復位坐下)
○(驗繳巡視師回復語)
(其回復之法乃驗繳二師。統眾巡視大德入堂。或排一班。餘多在後排班亦可。向上一齊問訊。左師
出位還禮一問訊已。然後驗簽師向羯磨師合掌云。)
我(某甲)等。奉和尚命。差事已畢。班次不減。出進如
法。巡視密嚴。動止安庠。無有犯威儀者。(羯磨師慰勞云。)
佐助有功。夜深神倦。各請安息。(諸師問訊而退。左師還禮一問訊已。
應云點燈籠送師父。此規免久矣。今時不行也。)
○書記(師回復語)
P39
(其書記回復之法。與二壇同無異。書記向羯磨師合掌云。)
我(某甲)。奉和尚差委登記。所問罪相。今諸比丘。小
乘戒中無犯。大乘七遮無干。比丘等悉皆清淨。白
羯磨師。回復和尚。(羯磨師慰勞云。)
佐助有功。夜深神倦。請自安息。(書記隨即一問訊而退。左師還禮一
問訊。仍然後復歸本位坐下畢。)
○安居莊嚴
套幃一條。方燭台花瓶全付。小銅爐連盤一度。又
香杯一個。和尚座用小墊子一個。其安居在大殿
上。將兩邊格子俱關上。餘者中間格子俱開。又將
拜墊收去。鍾板堂圈門口。靠太平桶右邊。用條桌
一張。板櫈一條。紙墨筆硯。一一齊修。放在條桌上。
安居日早。挂十三祖像。乃維那師照應懸不悞矣。
○安居文式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依慧居寺。前三月夏
安居。(三說)(師云)善。(答)爾。(如學戒即又云。)知莫放逸。(答)受持。(又云)
依誰持律者。(答)依上(某)下(某)律師。(又云。)有疑當往問。
(答)爾。(隨一叩首起具。)
P40
○受七日法
長老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受七日法出界外。為常
住事故。還來此中安居。白長老知。(三說。師云)善。(答)爾。
○受一月法
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比丘(某甲)。受過七日
 法。一月日出界外。為常住事故。還來此中安居。
 白如是。
大德僧聽。比丘(某甲)。受過七日法。一月日出界外。
 為常住事故。還來此中安居。誰諸長老忍。
 僧聽比丘(某甲)。受過七日法。一月日出界外。為常
 住事故。還來此中安居者默然。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聽
比丘(某甲)。受過七日法。一月日出界外。為常住事故。
 還來此中安居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首者告情
我(某甲)。今為(某)事故。七日法不得回。要作一月法
 出界外。求和尚大眾師父慈悲。
○午課拜願
P41
南無阿彌陀佛。(十二拜。)南無觀世音菩薩(一拜。)南無大
 勢至菩薩(一拜。)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一拜。)
○晚課拜願
南無阿彌陀佛(十二拜。)南無觀世音菩薩。(一拜。)南無大
 勢至菩薩(一拜。)南無地藏菩薩(一拜。)南無虛空藏菩
 薩(一拜。)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一拜。)南無優婆離尊者(一拜。)
○朔望拜願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十二拜。)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三拜。)南無彌勒菩薩(三拜。)南無十方諸佛(三拜。)南無十方
菩薩摩訶薩(三拜。)
○唱讚拜跪
唱戒定真香。到弟子虔誠。撩衣跪下。到爇在金爐
放。作插香之勢起立。頃刻紛紜。問訊復位。昔日耶
輸。呼班動腳步。到障字轉臉向上。迎請的五人出
班拜已。
○坐草句偈
 吉祥長者是軟草。 如來受已成正覺。
 我等比丘學佛慧。 坐草自恣淨三業。
P42
○自恣文式
大德眾僧。今日自恣。我比丘(某甲)亦自恣。若有見
 聞疑罪。願大德哀愍故語我。我若見罪。當如法
 懺悔。(三說師云。)[>善。(答)爾。]
○受迦絺那
其受者已善[壽>疑:受]。此中所有功德名稱屬我。(一說。師云)善。
 (答)爾。(其念衣文之法。乃雙手拑兩邊衣角。)
○捨祖衣文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僧伽黎。是我三衣數。
 先受持今捨(一說。師云)善。(答)爾。
○受祖衣文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僧伽黎二十五條衣
 受四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師云)如法受持(答)爾
○捨七衣文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鬱多羅僧。是我三衣
 數。先受持今捨。(一說。師云)善。(答)爾。
○受七衣文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鬱多羅僧七條衣。受
P43
 兩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師云。)如法受持。(答)爾。
○捨五衣文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安陀會。是我三衣數。
 先受持今捨。(一說。師云)善。(答)爾。
○受五衣文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安陀會五條衣。受一
 長一短。割截衣持。(三說。師云。)如法受持。(答)爾。
○捨缽文式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缽多羅。先受持今捨。
 (一說。師云)善。(答)爾。
○受缽文式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缽多羅應量受。常用
 故(一說。師云)善。(答)爾。
○捨具文式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尼師壇。先受持今捨。
 (一說。[即>師]云)善。(答)爾。
○受具文式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尼師壇應量作。今受
P44
 持(一說。師云)善。(答)爾。
○填戒牒式
內有(某)省。(某)府。(某)(州縣)人。法名(某甲)。字(某甲)。於(某)省。
(某)府。(某)(州縣)。某菴。依某師出家。於(某)月(某)日。發心受
沙彌十戒。本月(某)日進。(此下一行。比字要平隆字寫。切不可上昇下墜。)
比丘戒。於(某)月(某)日。圓菩薩大戒。永傳戒法用報。
○齋堂白眾
結齋後。未受大戒者。及客師先起座。(待結齋畢。低聲隨白。)
大德僧聽。今(黑白)月(三十日。名為黑月。十四日。名為白月。如月大。即月十五日。如月
小。即白十四日。)布薩白眾。僧於初夜分。集布薩堂誦戒。


○呈罪單式
首師取倣紙一張。裁賸六寸長二寸濶。摺成經摺
式。乃一紙三摺。餘者儀式。皆見初壇廣儀所明是
也。 後附呈罪單經摺款式。
P45
【圖:一單分三行】
【<第一行大字>○呈罪單】
【<第二行小字>  某甲  某甲
  某甲  某甲
  某甲  某甲】
【<第三行小字> 某甲  某甲
  某甲  某甲
  某甲  某甲】
○監浴牌式
【圖:板式】
【<上行大字>輪流監浴<下行小字>(監浴引禮知之。凡沐浴日期至。其浴所[問>疑:和尚]及闍黎上座洗過。圊頭鳴第一梆。洗完二梆。乃至八梆。雖然堂寮毋許越班混入。未至勿准脫衣。須依次而洗。令彼將衣包裏齊整。用帶束好。不許入池汲水作聲。以及高談笑[輪>論]。如違重罰。定不寬恕。慎之慎之。)
<下行左中字>方丈示。】
○新戒告假
P46
恭喜你們眾位。三壇已具。戒期已終。如今回歸靜
室。常時受戒之心。時刻記著。凡堂中師[傳>傅]。早晚訓
誨。切莫辜負師恩。必須依律行持。常生恭敬之心。
感動十方檀越。興隆三寶。自己增長利益。個箇總
為人天師範。皆做大善知識。
  二壇戒範佛事終。
<二壇終>
<三壇始>
<封面>
寶華山傳戒儀軌 三壇戒範
<正文>
P1
三壇戒範有三十五則
○圓戒日期
登壇後。眾引禮師往方丈拜和尚時。維那師順便
請問三壇日期。定已各處不必送帖子。但說定不
可有悞。如送帖子亦可。預領沙彌首演學白詞。次
日知會剃頭匠。及圊頭師日期後。隨附佛事帖式。
 某日請戒。 是晚懺摩。
 某日清晨回復。 小食後開示苦行。 入晚懺摩
 某日圓戒。 午後過梵網經。 隨給牒錄。
 晚課後發願。 隨告假巡寮。
○呈公賬式
教授師。預將期中進出。買紙刻字。及刷印工銀。一
切用項。逐一寫成。於請戒日。早食回堂。約請維那
師帶具。同往方丈頂禮和尚。將公賬呈上。和尚看
過賬。與維那師帶回本堂。令彼等逐一閱過。出入
用度。諭彼知之。然後令新戒送至二堂。如是輪次
至末堂看過。仍令新戒送右寮收。在後附書賬式。
某某年。(春冬)期牒錄。
P2
 一收首堂牒錄銀若干。
 一收二堂牒錄銀若干。
 一收三堂牒錄銀若干。
 一出比丘齋儀銀若干。
 一出買錄紙銀若干。
 一出買登壇蘇燭銀若干。
 一出買牒紙銀若干。
 一出買印色銀硃銀若干。
 一出買本黃紙銀若干。
 一出買青梅紙銀若干。
 一出買紅白全柬銀若干。
 一出買紅簽銀若干。
 一出十師齋[貝*親]銀若干。
 一出散比丘封銀若干。
 一出刻字工銀若干。
 一出刷字工銀若干。
 一上南京盤川銀若干。
 共收銀若干。
P3
 共出銀若干。
 淨餘銀若干。
  呈
公賬
○請戒法則
是日早。喊剃頭匠來剃頭。不必燒澡塘子。早食前。維
那師往方丈請示。何時請戒。如(小)(早)食後。(行)(板)堂(報堂開靜)
時。首堂右師傳堂。及通知二師。(某)時請戒。(待早食回堂。押
二板。如小食後時。即不要押板。)然後領新戒。於布薩堂廊下設高
座。與初二壇。請戒設高座(無異)。用紅錦堂套幃。用官
客堂小椅二張。並備椅(背墊)。擺布薩堂內。以便迎請。
二師相照而來。首堂首二師。即將小椅二張。搬擺
丹墀。二師及二三五六七八引禮帶具。同往方丈。
迎請和尚。先二師頂禮和尚。次眾引禮拜過。方呼
眾排班。餘皆同前。迎請和尚時。首堂首二師。仍將
小椅搬送布薩堂內。請戒後各堂首師。往教授寮
取戒牒到堂。即令將文書條桌並擺堂中。事前留
進出路徑。然後首師。令彼取牒放桌上。令眾侍立
P4
桌旁。首師隨將牒中文義。並本山諸祖。及得戒十
師。逐一講明。令彼知之。然後令眾歸位。再喊第一
人來。令將自己籍貫。一一看明摺好。牒字在外。令
本人送陪堂師處。用紙包好。寫本人字派。倘紙破
墨污。字跡不清。以及訛舛。仍送右寮重換。一一摺
已。陪堂師照四班配成。預寫梅紅簽四條。要宋体
字樣。新戒某堂第幾班。用紅棉線扎成四塊。仍命
新戒送首師處。即轉送教授寮。(如有亞僧。將牒摺齊。亦送右寮。其牒
臨摺時方可取來。包牒紙亦係右寮修辦。與牒一同發來。紅線簽子。各堂右師。早為預修。不可有悞。
如出派坡。亦係請戒前一日。三堂師修懺摩齋。亦與初二壇無異也。)
○三壇懺摩(又儀末後普禮懺法。一切儀範。腔調與二壇同。惟更三十五佛。)
是日不洗澡。晚課前三堂右師修燈罩。一切燈燭。
糖開水俱係三堂修。驗繳書記及正座。仍如二壇。
各自修設莊嚴。用物儀規。皆與前二壇無異。
○回復清淨
其三壇回復之法。早課下殿傳堂。鳴鐘集眾。儀規
皆與初二壇不二矣。
○開示燃香
P5
各堂預先至庫房發定香。晒一二次。首師修紅紙
送陪堂師裁紙條寸餘濶。捻紙撚扎好。撚頭上濺
油少許。(如用[薕-兼+林]油甚妙。)挂號處。油頭朝下。登壇次日早。各
堂首師。令新戒將定香劈開。量其新戒多少。用大
鉄火盆一個。楊枝盆一個。手巾數條。用水浸濕。然
後將水極去。用舊格[木*(扁/衣)]或竹片。橫放火盆口上。用
潔淨紙放火盆內。(木花亦可。)將定香截兩節。放在[木*(扁/衣)]上。
用芭蕉扇。搧文武火。燒至六七分。將橫[木*(扁/衣)]撤去。即
用格[木*(扁/衣)]翻攪。看紅透。即將木盆覆上。盆邊週圍。用
潮手巾[竹/(木*匝)]緊。(或用[濫>瀾]泥。封口更妙。)使烟不出。(切不可用木片。油紙引火。二種
做作。豈不知木片火性。熬長難熄。又熏熟香易碎。而油紙引火。定香沾上油。臨燃時火不易盡。反而
多烟。)待火炷退盡。方可揭開。令新戒將火盆搭進堂。
首師令分派每人一分。先做樣與彼等看過。然後
令眾自做。底要磨平。上要[[小/一/八]>疑:尖]約四分長。用小乾竹
筒。點燈悶香。每人做十七八炷。做成用紅[[小/一/八]>疑:尖]紙包
好。外書各人名字。送首師處。(每每有新戒做私香。火性未退。藏於菩薩
龕內。或收衣箱。復而火性還陽。燒著別勿悞其火事。切記不可不小心。照)早前幾日。預
將元棗。用淨水泡漲。令新戒將皮核去盡。盛貯粗
P6
碗內。用木棍[[打-丁+鳥]>搗]碎如糊。是日早食回堂。維那師令
新戒。叫剃頭來光頭。不用總剃頭。單光面相。要濶
而長。髮根光盡。眾人剃過。首二師用筆套打疤樣。
用線打直。務要端正。每人十二炷。各堂令打過疤
的新戒六人。搭衣持具。至各堂寮約請諸師護香。
將做的碊碎香。放火盆內點著。令人小心烘香。(切勿
有悞。以致損失。如人眾。各香包照班配定包好。外寫第幾班。以免零散紊亂參差。如有亞僧燃香。光
頭亦與大僧同。不約請人護香。)早食回堂。三堂右師。至外藏樓請
十三祖像。挂影堂內。不用報供及桌盒。禮過通宵。
仍原手收送。(設無三堂。二堂右師懸收。)待板堂開小食靜。首
堂右師傳堂。不用傳二師。祇傳各堂同寮師及侍
者。餘皆不傳。是日不挂陞座牌。小食回堂。首堂右
師。領新戒於布薩堂廊下設高座。套幃莊嚴。皆與
三壇請戒一樣。亦不供佛。齊已各堂首師講燃香
規矩。待眾小圊回來。將香散與彼等。令放左手袍
袖中。知會磕頭皆要小心。令眾穿舊袍子。搭七衣
持具。各堂先將棗黏。紙燃蠟燭。送至燃香處。令殿
主臨時點不悞。陪首堂師請文書來。維那師請示
P7
已。右師至前殿鳴鐘出堂。至丹墀站定。六位引禮
師帶具。同往方丈。迎請和尚開示已。陪首堂師將
文書送方丈。首堂新戒至大殿。二堂至布薩堂。三
堂至下祖堂燃香。(如有餘堂俱在布薩堂。分大殿亦可。)亞僧仍回本
所。護香師可不搭衣。左師及鐘板堂師。至大殿護
香。右師並西板堂師。至布薩堂護香。客堂及兩板
堂餘師。分至祖堂護香。(維那師替沙彌首護香。和尚不護香。)行童派
定各處伺候點紙撚。新戒燃香不抽衣。燃香時隨
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不用魚磬。護香師要仔
細小心。防香滾去。以至燒損衣袍。及吊頸中。眾人
燃過香。(圓禮與師看閱。)首師右師領人撤座。用物送原處。
領眾人上大殿禮佛。祖堂禮祖。各處散步。遍山遊
玩。凡遇老戒總要拜。然後隨意洗澡。切不可磕睡。
○拜過通宵
過午回堂。首堂右師。令人收拾大殿。餘堂右師收
拾布薩堂。(上下)殿俱要搌掃。首堂右師。將殿後牌位
五尊。請供佛前。香爐內中。供得戒本師釋迦牟尼
佛牌位。下設須彌几。(朔望)拈香爐碟。左邊爐裏供[看>疑:著]。
P8
羯磨阿闍黎。文殊菩薩。及尊證師。十方一切諸佛。
二牌位下。設藥師燈。前紅几小銅爐銅碟。右邊爐
內。教授阿闍黎供彌勒菩薩。並同學等侶。十方諸
菩薩二牌位。亦設紅几。小銅爐錫碟。殿後不供牌
位。亦用小銅爐錫碟二付。擺在大爐前。不用另設
小几。大殿前後蒲團六個。磽拜墊六個。殿前(左右)靠
墻。擺高燈架四個。銅盤四個。(客堂借用。)上用風燈罩。陪
堂師。修香把香絲。首師修安息香。龍涎餅。大殿前
後及廊下。觔通大八。俱是首堂維那師獨認。右師
領新戒至大樓。將小欄杆拿下。擺在本堂外。(左右)階
右邊以便新戒上殿。禮通宵時。不進堂抽衣。小圊
各新戒堂亦要搌掃。餘堂陪堂師。令人收拾布薩
堂。各殿主搌掃。中門靠後屏門。設方桌兩張。(左右)序
用下祖堂插屏二架。官客堂方桌二張。八字擺法。
再至內樓。取三腳銅爐三座。桌幃三條。用羅漢前
銅花二付。燭台三對。中座用內樓大銅花一付。淨
土壇取白磁爐一個。(左右)用外藏樓小銅爐二座。香
花碟三付。內樓取。再至大殿後。請牌位五尊。與天
P9
殿供法不二。中座牌位。前供拜懺佛一尊。連反覆
蓮不用座。(左右)牌位前不供佛。左右中間蒲團三個。
澆拜墊三個。韋天前。亦令殿主修爐碟。兩邊用高
燈架四個。再至大樓取大磬一口連架。香把香絲。
各堂右師均修。斤通大八。皆各堂首師出。亦用大
樓長欄杆。放在布薩堂廊下。兩邊靠堦石。以便眾
人小圊抽衣。各新戒堂洒掃畢。將單幃放下。示修
爐碟蒲團拜墊。通廊下四圈門燈籠。各新戒堂均
派。首堂認(大殿。方丈本堂。)二堂認(西板堂。祖堂布薩堂。)三堂認(鐘板堂。楞
嚴堂布薩堂燭。)四堂認(各堂。官客堂齋堂。)燭。如三四五堂。有無俱係
各堂增減照派。維那令人報開水。以便禮過通宵
人應用。時至板堂開小靜皈依。首堂右師押二板。
稍停各堂首師。點名講規矩已。首堂右師報二板。
隨押靜。各堂挂燈籠。(上下)殿並新戒堂。點燭燒香。香
把不點。三板如常止靜。待各處燈燭點齊。再知會
板堂開小靜。各堂鳴擊。令眾站班。當值行十方禮。
三陣板完。報鐘三下。大殿接堂鼓三下。末引禮領
至殿上。展四摺具。各堂四師亦展具。其站班與二
P10
壇不二。三處俱留拈香之路。餘堂至布薩堂禮懺。
亦讓拈香之路。各堂當值二人。在堂亦四摺具拜
懺。待眾人展具齊對面立。(上下)單引磬兩把。小魚一
個。首師押磬。舉普賢王三稱。引磬魚煞下。眾人(對面
向上)問訊。又押磬舉。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維那在
大殿定小香。布薩堂聽大殿舉腔。隨押磬[與>疑:舉]普賢
王。亦如是禮。布薩堂不定香。各堂當值新戒。聽殿
上魚擊。亦舉腔拜懺。待和尚至堂拈香進檻時。新
戒即止腔。對面合掌而立。待和尚拈香轉下。三拜
問訊時。新戒即對面一拜云。頂禮和尚三拜。一拜
已。和尚出檻去已。各新戒堂不放[快-夬+亷]子。兩板堂如
常放窗出堂。至大殿後。拜懺不用魚擊。客堂及無
事老戒。除四大寮。俱至殿後同眾拜懺。殿後亦讓
拈香之路。待第一炷香盡。殿上二引禮。前後點香
把。及安息香。(餘者各處。待和尚至大殿拈香時。隨即點香把。)維那師。往方
丈請和尚拈香。不打迎請。和尚挂大珠。搭本衣。持
念珠不用具。知客預令二行童。打明角燈籠。二侍
者跟班不捧爐。維那師請[這-言+吊]。隨至殿上站班。非知
P11
客可比。和尚至檻中序。四師對面合掌立定。跟班
二人分站檻外。靠柱不合掌。打燈籠行童。分站靠
外邊柱。和尚進內至上拈香。復轉下三拜已。然後
靠格子至左邊拈香。左邊新戒轉臉讓道。亦對面
合掌而立。和尚拜已。仍走原路至右邊拈香。右邊
新戒亦讓道轉臉。對面合掌。跟班及打燈籠在格
外走。隨尚三處拈香。和尚右邊拈過香不出檻。走
右邊間至殿後拈香。左邊間新戒亦合掌。隨道燈
籠。及跟班二人。亦隨至殿後。和尚至殿後三處拈
香。亦如殿前三處無異。老戒合掌讓道。亦與殿前
不二。和尚拈過香後。左邊間出檻。左邊間新戒。亦
對面合掌讓道。和尚出來。至下祖堂拈香拜已。然
後至二四堂拈過香。走右寮樓梯下來。至韋天前
拈香。三問訊已。從龕左邊。至後三處拈香。亦與大
殿儀式不二。和尚至前殿拈香。燈籠及跟班二人。
亦隨進內。三處拈過出來。至首堂拈過。復至五三
堂。依次拈畢回方丈。和尚至大殿後時。首堂右師。
約請兩寮拈香。二師亦搭本衣。掛大珠持念珠。不
P12
用具。(監副二師。不來拈香。)待和尚出檻。羯磨師方進大殿拈
香。亦待羯磨師出檻。然後教授師方進殿拈香。二
師各處拈香(儀式)。及老戒新戒合掌讓道之法。與和
尚拈香規矩無異。兩寮進堂拈香。當值新戒。亦云
作禮(羯磨。教授。)師父三拜。二師拈香。打(左右)寮大燈籠自
提。待教授師。至三堂拈過香。走至布薩堂廊下。維
那師即止佛聲。布薩堂亦止佛聲。(上下)殿裏。及通宵
燈籠不息。令眾回堂吃開水。老戒起具回堂安
息。鐘板堂當值師。將(大小)二槌放板上。以便打報鐘
開靜。新戒具不起。令二人在殿上看燈燭。及具。知
會前殿主。開大靜發擂。開過靜。大殿上敲鼓三下。
眾人仍至殿上拜懺。不唱普賢王。押磬舉牟尼佛。
布薩堂亦如大殿舉法不二。是晚止過靜。不打念
佛板。念佛師亦不定香一炷。小香盡止聲。令眾回
堂吃開水。亦不起具。稍停仍至大殿鳴鼓三下。眾
人又上殿拜懺。凡眾人吃開水。(入出)堂及至殿上。皆
不鳴擊。至第三炷香盡。如前回堂。稍歇一刻。又鳴
鼓三下。第四炷香。餘剩二三寸許。陪首堂師打報
P13
鐘。徐徐三陣。知會前殿主。接大鐘開早靜。發擂無
異。如打報鐘發擂時。(上下)殿新戒如常拜懺。不可止
聲。待三陣大鼓完。敲鼓邊三下。首堂右師伺候打
二板。上下殿即止佛聲。令眾人回堂已。再打三板。
如常止靜。又至大殿鳴鼓三下。新戒亦如前出堂。
待上下殿人齊已。又開小靜。末後報鐘三下。首堂
三師接火板如常。(今早不用大火師接火板。)待三陣火板盡。大
殿上不接鼓。隨接小魚子三陣。仍舉南無本師釋
迦牟尼佛。布薩堂不接(小魚。)候大殿舉腔。亦押磬舉
腔。此時第五炷香。約餘寸許。鳴磬轉文殊。彌勒。十
方諸佛。十方菩薩摩訶薩。各三稱(三拜)已。押磬皈依。
不敲鐘鼓。眾起具鳴擊問訊。熄燭回堂。放簾鳴擊
圓禮。各堂右師領新戒。將牌位請供原處。一切用
物莊嚴。亦送原地。通廊燈籠收進。各處火燭檢點
清楚。然後方可安息。(萬行功圓。載拜通宵。維那請問拜几炷香。此時不請問。由
永以久。維那准定小香五支為定例。春冬兩期。亦如是矣。)春冬戒期拜通宵。於
未除蓄之先。眾人出錢存首師處。待登壇後。首師
修油[食*齊]元湯。各新戒堂。分送油[食*齊]與板堂侍寮。(上下)
P14
殿主。及兩寮。送和尚[食*齊]一百個。各堂首師修燈燭。
與陪堂師無涉。(如三十日燃香禮通宵。是晚誦戒如常。至誦戒功德殊勝行。板堂不
開小靜。眾回堂已。首堂先點燈籠挂廊下。各堂亦挂燈籠。上下殿點燭齊。首堂右師。知會板堂開小
靜。行禮接鼓。上[展>疑:殿]禮通宵無異。來日清晨。和尚拈香。不念早課。待第四支香剩寸許。首堂右師。打報
鐘發擂。二三板止靜。然後開小靜接火板如常。火板完不接小魚。接鼓三陣。維那師鳴擊一下。四五
引禮鳴擊。迎請和尚。[菩>疑:布]薩堂來几位引禮打鍵錘。用鐺鈴唱寶鼎爇名香讚。香雲蓋三稱。鐺鈴魚鼓
一齊煞下。隨押磬舉腔。拜懺無異。待一炷香完。鳴磬轉聖號。皈依回堂歇息。天稍明鳴鐘。禮祖拜和
尚巡寮。各堂捲窗掃地。行童各處報堂。韋天上供。與平時不二。)
○圓菩薩戒
是早聞報鐘響。侍者師挂說戒牌。天明各堂捲窗
掃地。是日無早粥掃地已。仍將窗子放下。首(二三)堂
陪堂師。各領新戒。(春冬)期。於(大前)殿廊下設座。(如天陰設座。在
布薩堂內。)首堂右師設中佛座。用晒經長條桌五張。橫
一豎四靠檻擺。上用官桌一張。小木架一個。上套
大紅縀小法背。擺桌上靠格。官桌上用大紅縀綉
金盤龍套幃一條。圍上疊舖紅方毡一條。上供得
戒佛牌位靠法背。牌位前再供釋迦佛像一尊。連
反覆蓮墊不用龕。至內樓取三腳銅爐一座。銅花
P15
燭台香碟。羅漢前借用。首堂修觔通一對不點。再
修香把香絲。右師至淨土壇。取白粉磁爐一座。餘
者莊嚴。內藏樓取用。條桌上鋪黃長氊三條。三面
扣大紅縀長幃三條。正面繡金盤龍。兩邊西翻蓮。
官桌前擺大紅縀蒲團一個。客堂借琹櫈二張。擺
中序兩邊。以便二師好站。楞嚴堂取小腳踏兩張。
擺靠琹櫈。座前掛黃合門一個。陪二堂師於中序
在邊。設一鋪座稍斜。內用長條桌二張叠起。上一
張扣大紅縀繡金盤龍長幃一條。下一條扣黃綾
綵畫[准/双]龍長幃一條。上鋪桌[袖-由+伏]一條。桌後用大木
架一個。將西翻蓮紅縀大法背套上。擺地下靠格。
再請大殿後牌位四尊。以中序為主。供法羯磨教
授尊證同學為次。用小銅花一對。小燭台一對。香
花碟羅漢前借用。二號三腳銅爐一座。內藏樓取
本堂拜懺銅爐一座。香(把絲)自備。再備觔通一對(不點)。
莊嚴歸首堂右師發。用物等俱係陪二堂師修辦。
中間及左邊座上。三腳爐用定香三支。臨打鐘點
不悞。三堂右師。於中座右邊設和尚座。用矮櫈五
P16
張。橫一豎四。與左邊座一樣斜。其座設法與請戒
無異。惟有套幃不同。用大紅縀盤龍套幃。餘者用
物莊嚴不二。座後挂法背。此座莊嚴等。亦是首堂
右師取來。桌櫈椅子。大小腳踏三個。俱[足>是]三堂右
師獨設。簷旛鐘鼓桌棕墊。及法堂座皆係陪首堂
師令人設挂。共計旛十八首。四首大旛。挂合門兩
邊。餘者兩邊分挂在(大前)殿。於丹墀靠(法堂墻垛。寶藏庫前)擺
半桌一張。桌幃一條。大魚一個。降魔鐘一架擺桌
上。桌裏擺大鼓一面。棕墊一個。分請二師時送至
中間。以便和尚禮佛。再至法堂廊下。居中靠格設
平座。將法堂內方桌腳踏搬出。(寶座)不動。將靠槅大
椅搬出用大紅縀藍龍套幃一條。左師懺磨花瓶
椅背。在內樓取棉墊一個。用墨莊前銅花一對。布
袋前壽字燭台。及白磁爐。(不用香杯。及碟香絲。就放)桌上。內樓
取撫尺一方。中格不開。餘者門如常大開。洋溝丹
墀打掃潔淨。(如天陰就寶座舖設莊嚴。即開中格。)侍者師至內樓請
說戒佛。供法堂香几上。埋爐用整定香把。將杖缽
請下。杖連座擺几前左邊。缽供几上右邊。再將引
P17
導旛連寶蓋及幢發下配上。法堂廊下兩邊靠墻
一切莊嚴等齊已。各堂打水湯缽。殿主打供報堂
時。首堂右師傳堂。並通知二師。某時受戒。開梆過
堂與平時無異。維那請(板首)(知客)二師共用小食。請彼敲
(魚鼓。)陪首堂師伺候送棕墊遞香接香。過堂回來。呵
佛挂板如常。首堂右師隨押二板。各堂新戒添人
洗碗。(如冬期傳挂號新戒進堂。)令眾將三衣缽具查點明白。放
抽解已。首師知會右師報二板押靜。各堂首師講
圓戒規矩。說完捲窗放小圊。首堂右師往方丈請
文書回來。各堂令眾懸缽。身披五七祖三衣。手持
坐具。維那往方丈請示開靜回來。知會板堂開靜。
並知會右師到前殿接大鐘。各堂接引磬。隨即眾
人問訊出堂。(亞僧搭衣懸缽受戒。與眾無異)各堂候齊下丹墀。與
初壇不二。各堂照四班立定。眾引禮至下邊坡台
兩邊候立。侍者師送爐請佛。至和尚座上供好。至
中座前二層坡台上禮佛已。仍走丹墀鐘板堂坡
台回法堂。然後眾引禮師走上禮佛。向首二師一
躬至上分立。維那呼班拜過。新戒聽上邊作法
P18
師舉大悲咒。隨合掌。各堂一四班轉臉。徐徐而走。
左作法師走下合掌。領首堂首班尾。走左邊石帶。
接末三堂班尾後走。稍離几人。(亞僧不隨眾人繞。站本位合掌。隨眾
誦咒。)首堂二班頭。接本堂沙彌首後走。三班頭接本
堂四班頭後走。四班尾接本堂二班尾後走。二堂
首班尾。接首堂三班尾後走。二班頭接本堂首班
頭後走。三班頭接本堂四班頭後走。四班尾接本
堂二班尾後走。三堂首班尾接二堂三班尾後走。
二班首接本堂首班頭後走。三班頭接首堂四班
頭後走。四班尾接本堂二班尾後走。如是至餘堂
接繞。悉照此式。作法師領走一匝。復歸本位。各堂
二四班仍轉過臉來。三遍咒完。甘露王三稱。鐘魚
鼓煞下。方請二師。遞香師即將棕墊送至居中。二
師相照而來。禮佛已分站棕墊上兩邊。朝外立定。
待眾拜過。移站首二班頭肩上。齊石帶對立。迎請
新戒。至法堂坡台下齊石帶。兩邊跟立。眾新戒亦
撤班至法堂丹墀下。座設(大前)殿就(順倒)班移至法堂
前。如座設前殿。惟亞僧站首堂班下靠法堂處。各
P19
班尾先行。各依前仍四班。兩邊齊石帶立定。補沙
彌首一人。即補入班去。八人來如常。九人鳴擊。引
禮及二師進內。站寶座兩邊分立。(杖缽)站中序柱裡
對立。二師爐站柱外。(杖缽)下對立。跟班二侍者。站兩
邊靠格。餘眾引禮。站法堂廊下八字對立。二殿主
拿引導旛。站兩邊圈門內。外班站齊了。鳴擊四下。
尚出室站寶座右邊。二師平柱隨具拜已。鳴擊師
走出入班。二師爐即走出。站廊柱外對立。二師隨
爐後走出。至座兩邊對立。和尚在二師後行。(杖缽)在
和尚後走。跟班二侍者。又在後走。和尚上座拈香。
右師接插。三[辦>瓣]已坐下。二師亦至座前隨具欲拜。
(如免即止。)復至座旁對立。眾引禮八字朝外。(杖缽八字)站二
師肩上。跟班二人。站椅兩邊靠格。(如天陰雨處。座設在法堂〔前殿〕內。迎
請撤班。與在丹墀無異。迎請新戒站法堂內。座上末堂站法堂內。餘堂皆站法堂廊下。及鐘板堂圈
門內廊下。亞僧仍站眾等班後。二師及引禮。站法座兩邊。靠香几八字分立。杖缽二師。爐並跟班二
人。亦站兩邊而立。鳴擊四下。尚出室立座旁。二師至中序。其鳴擊一拜。復至原位。和尚就座。餘儀皆
與丹墀同。)法堂前眾排班。皆不留[衜-首+甬]衜。法堂前念請詞。
末後哀愍聽受。作法處仍接鐘魚鼓。眾拜過分開
P20
班來。站齊石帶。迎請九人。兩邊並肩而立。陪首堂
師在鐘板堂圈門。候班分定。隨遞香與沙彌首。尚
云海眾念佛登壇。(首二)作法師至座前。押引磬問訊。
舉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和尚諸師及新戒同念。
不合掌。眾新戒撤班至原處。仍照四班立定。亞僧
亦照前站末堂班下。降魔處聽舉佛號。打鼓師即
發擂。二大引導旛。(左右)作法師前行。二作法師。領眾
閒同寮師行。(九十)引禮來押班。撤班登壇時。不用押
領。(五六)引禮不至座前問訊。隨鳴擊領迎請末後先
行。二師爐在迎請八人後接行。二師在爐後行。(七八)
引禮鳴擊。又在二師後接行。沙彌首執香。在和尚
前居中而行。(杖缽)在和尚後行。跟班二侍者又在(杖缽)
後行。和尚下坡台。維那師鳴淨鐘一下。至[衜-首+甬]衜前
持旛師並眾引禮。及迎請八人穿班。二師爐並二
師。鳴擊引禮及(杖缽)。跟班侍者亦至[衜-首+甬]衜前穿班。和
尚至[衜-首+甬]衜前轉臉。又鳴淨鐘一下。至作法處。二引
導旛倚靠墻垛。眾引禮至坡台八字對立。兩(五六)引
禮師亦入班。迎請八人各歸本位。侍二師爐到。送
P21
至中間佛座。二層條桌角上。走下丹墀一拜。兩邊
退出。(不入引禮師父的班。)二師仍站(首二)班頭上。齊石帶對立。
肩下留一人空。(七八)引禮鳴擊來。站二師肩下。沙彌
首執香。仍站末堂班肩下。(切不可站亞僧班下。)其(杖缽)及跟班
二人。站新戒班空內。齊石帶對立。和尚至棕墊。維
那師鳴淨鐘一下。即高止佛聲。鼓音亦止。隨押鐘
舉降魔偈。(引禮二師。及新戒不同和。這有鐘鼓魚及遞香師。四人高聲同和。餘眾及新戒
皆不合掌。)降伏魔力冤。除結盡無餘。此二句鳴擊。和尚
九拜已上座。(杖缽)及跟班二人。隨和尚後分兩邊上
座。(七八)引禮入班。同眾引禮隨(杖缽)。及跟班後一齊走
上。依中座為主。兩邊肅恭立定。候後(杖缽)及跟班侍
者(對立)。和尚上座拈香三[辦>瓣]。侍者接插。然後二人搭
大椅。和尚就座。二人撩衣。視和尚跏趺坐定。二師
至棕墊兩邊。脫覆展大具。前二句和完。抅鐘三下。
又押鐘舉。聞此妙[嚮>響]音。盡[堂>當]雲來集。此二句鳴擊。
二師如上九拜起具。至和尚座。拔鞋上座。桌旁對
立不合掌。眾引禮及(杖缽)。跟班侍者轉臉朝外。首堂
右師將棕墊收去。於鐘魚桌下。二句偈完。即舉雲
P22
來集。和尚及諸師新戒等。皆合掌同唱。第四稱加
海會二字。唱完鐘鼓魚。及唱念引磬煞下。維那師
押淨鐘。舉鐘聲傳三千界內。唱完緩緩煞淨鐘。不
可隨即煞完。左作法師高聲呼。隨喜海眾出班禮
佛。眾引禮出具。走齊(首二)班頭。前班六人。餘者隨後
展四摺具。鳴擊三拜。(杖缽)及跟班二人對立。待眾引
禮師禮佛已。方轉臉。新戒原班站不動。眾引禮師
走上正廊。維那師將淨鐘徐徐煞下。作法師即呼
上香。遞香師仍接香。送和尚座上插爐內。此時遞
香師。往法堂廊下撤座不悞。將套圍椅(披墊)及蠟燭。
寄侍寮內。餘物一概撤還原處。打鐘鼓魚師。可至
避處坐。伺候請聖。和尚捧香杯請聖。教授師接
香插爐內。五請畢。打鐘鼓魚師。可至避處。伺候念
回向偈。不可遠去。和尚宣十四種深弘誓願。至第
二遍。首師右師點中座。及左邊佛前香把。和尚至
中座拈香。脫履而下。二師亦至中座站兩邊。琹櫈
上對立。不可脫履。(杖缽)及二侍者。仍在本座。眾引禮
仍八字對立。(不可合掌。)和尚下座至佛前。問訊長跪。拈
P23
香三[辦>瓣]起立。鳴擊三拜已。復而長跪三白。鳴擊就
蒲團三叩首。起立鳴擊一拜問訊。大轉身復而鳴
擊三拜已。仍復本位而坐。二師亦復坐旁如前。眾
引禮及(杖缽)跟班二侍者。亦如前八字朝外。和尚鳴
尺開示。宣戒相竟。接示錫杖偈咒。令起立站聽。和尚
本位立起。接杖左手。示持杖等法。左作法預至座
旁伺候。和尚開示到傳授汝等。將杖付與左作法
接去隨[座>疑:坐]下。待至班頭。尚隨舉錫杖偈咒。和尚並諸
師。及新戒合掌同念。不敲鐘鼓魚及引磬。其杖從
首堂第一班頭傳起。至末堂及亞僧班。(大亞)僧用(左右)
手橫。然後復至首堂二班尾。傳至二班頭上。將杖
付侍師接去。復歸本位。念到吒字。尚鳴尺一下。眾
即止聲。和尚諸師放掌。新戒如常合掌。和尚開示
到念佛回向。隨舉佛號。敲鐘鼓魚引磬。眾拜過。分
班已。首堂右師。將棕墊送中間擺原處。然後至布
薩堂伺候接鐘。眾引禮師。隨走下坡台。兩邊對立。
捧二師爐人。即捧爐下丹墀站。(杖缽)肩下。二大旛站
跟班二人肩下。然後二師下座。至棕墊兩邊。隨具
P24
禮佛一拜。仍站(首二)班上。(七八)引禮。仍站二師肩下。和
尚下座。(杖缽)及跟班二人隨後。如初站法。和尚下座
至棕墊。維那師舉。受戒功德殊勝行。眾新戒撤班。
至法堂丹墀。排鑰匙班。亞僧站眾人鑰匙班後。眾
引禮亦撤班。至法堂廊下對立。如初壇排班無異。
回向偈畢。維那師鳴淨鐘三下。首堂右師。接前殿
大鐘三下已。維那同首堂(右師)。亦至法堂站班。(二大)旛
仍在前行。二師爐隨旛後走。二師在爐後接行。(七八)
引禮鳴擊。在二師後行。新戒即跪下。持具合平掌。
(杖缽)仍在和尚後。後跟班二人隨(杖缽)後行。拿旛捧爐
二師。(七八)引禮。及(杖缽)跟班人。俱至大殿前班頭穿班。
如前無異。皆走鑰匙班裏。和尚開示。念佛應之。起
立向上亦如前。至法堂。大旛擺香几兩邊。二師爐
送進法堂桌上。(錫杖上架。缽擺几上。)二師立引禮班頭對立。
和尚至廊居中立。跟班二人進內。二師向上欲拜。
如免即止。二師及引禮八字朝外。呼班禮謝和尚。
二師及引禮。皆如前不重贅。新戒各回本堂。眾引
禮師。持具往方丈拜和尚無異。侍者師仍將(佛爐)請
P25
回。與(杖缽)爐旛一齊送上內樓。再將說戒牌收回。首
堂右師。即將文書送進方丈。首(二三)堂右師撤座。並
用物送還原處。一切莊嚴送上內樓。交藏主師。各
件查清。一齊交代。免得日久無稽。(此一節輔弼事載。二師爐至作
法處。捧爐者與二師並立。待和尚陞座。安置中佛座前。萬行功圓載。二師爐至受戒處。靠礓礤站。二
師站爐肩下。侍寮規約載。杖缽次第對立。以待和尚九拜已。將二師爐。送至中間佛前。二層桌上。輔
事載。爐在二師前行。弼事載。爐在和尚前行。侍寮規約載。亦在二師前行。此時爐在二師前行。至作
法處。隨送中座二層桌上。如其不然。悉聽尊便如何。)
○過梵網經
圓戒後。報午堂時。首堂右師傳各堂。並通知教授
師。過午回堂。各堂添人洗碗。五堂右師令新戒。將
齋堂櫈搬出。首堂右師[放>疑:於]中設高重座。及修牌前
擺桌。與前不二。隨押二板齊已。首師知會右師報
二板。隨往右寮請文書。請示鳴鐘。止靜如常。講規
矩已。捲窗放小圊。回來身披七衣持具。請梵網經。
打鐘鳴擊出堂。亞僧仍站齋堂前靠重修碑。餘與
前同。過經已撤座搬櫈。亦挨次照前。(新戒至齋堂過經已。各堂
陪堂搭衣持具。往方丈呈坡賬。預將眾人名開出。某人出存坡錢若干。後寫總書一條。共存錢若干。
P26
後又書出坡錢若干。逐一開明。然後結總共出坡錢若干。後又書。除用淨餘錢若干。或有不足出坡
補錢若干。如用餘賸款項。聽和尚示。將餘錢仍退彼等。照名分給。不可私自留用。有違古規。後附呈
存坡賬式。)
某某(春冬)期。新戒某堂存坡賬年。
  某甲。 出存坡錢若干。
  某甲。 (其出坡錢人名錢數。逐一寫完。如有未出錢人。單寫某甲。)
  總共存坡錢若干。
○出坡賬
出買青梅帖錢若干。
出遮難文錢若干。
出買紅棉線錢若干。
出犒勞右寮行童錢若干。
出庫房雜坡錢三百六十文。 (春期方可此條)
出油豆腐坡錢若干。
出白豆腐坡錢若干。
出漿粥坡錢若干。
出堂子坡錢若干。
出茶飯水坡錢若干。
P27
出買茶葉錢若干。
出紙撚錢若干。
總共出坡錢若干。
除出淨餘錢若干。
 呈
和尚 慈電    第子(某甲)頂禮
○給付牒錄
然牒錄之法。圓過戒。[代>疑:帶]眾引禮。往方丈拜和尚時。首
師順便請問。給牒時分。或(即某)日。    首堂右
師傳各堂。聞鐘聲某時給牒。並通知教授師。(隨即過午)
回堂。令人於布薩堂丹墀。設一平座。用官桌小椅
腳踏各一張。桌幃一條。小燭台一對。觔通一對(不點)。
椅披一條。小佛墊一個。用下祖堂。插瓶一架。擺座
後。屏後又擺條桌一張。以便給錄。大殿[竹/列]門將關
上。布薩堂(格子)及圈門攔擋。(此時教授師父。將牒錄擺在二面盤內已。如多
[看>疑:著]又添二面。令行童捧往方丈呈牒錄。自持具隨盤後走。至方丈捧盤者分站兩邊。拜過取錄一本
與和尚。永存方丈。回寮。盤仍在師前行。本寮亦存一本。餘皆不用存。亞僧牒錄另給。或至本寮給付。
或送至新戒堂亦可)齊已。首堂講規矩已。捲窗令眾小圊。(首堂)
P28
右師往右寮請文書。順問打鐘回來至前殿鳴鐘
三下。二堂令人捧爐。再留人捧牒錄。鳴擊出堂。不
照平時四班站。給牒錄要照壇次序。仍照四班。譬
如每籤九人。第一班一二三壇。照壇頭壇二壇三。
依次而立。第二班四五六壇。亦依壇頭為首。一二
三依次而立。第三班七八九壇。第四班十拾一十
二壇。依次而站。各堂每籤不拘几人。照配壇次序
而站。皆如是禮。至牒錄處。(亞僧不來站班。)各堂四班立定。
待捧爐至。引禮師不迎請。至作法處。與首二師和
禮。走上分立。呼班拜過。用班首四人。迎請教授師
來。捧牒錄二人。在鳴擊師後走。牒前錄後。至作法
處。將牒盤擺師桌上。錄盤首師接放屏後條桌上。
二人仍在本壇入班。排班禮拜。沙彌首不居中。拜
過分開班來。聽開示不必合掌。示至罰之不給。維
那師取錄一本。送至座前。餘者錄首堂(首二)師。遞與
(左右)作法師。給付新戒。教授師將錄揭開。照壇次高
聲呼大字。云某甲大德。新戒高聲念佛應之。隨出
位隨具一拜。問訊走至付錄師前。將錄接放左手
P29
大衣袖內。走班上繞至班後。接本班尾後走。依次
而昇。仍至石帶止。各照本位立定。各堂各班皆如
是禮散。至五六人。教授師云不必拜了。俱問訊罷。
如是散完了。禮謝送師。及禮謝引禮師已。各回堂。
各堂首師。將牒帶回不散。待彼告過假方散彼等
收執。如有住者。仍存開堂師處。候學戒期畢。散彼
自收。如冬期有挂號者。錄牒隨眾給付。各首師送
至右寮。教授師收存。(待三年期限滿。或次年春期畢。)方可將牒。給
彼等自收。或(參遊他方。仍在常住。)聽其自便。首堂右師將座
撤去。二堂令人送爐。弼事。及萬行功圓俱載。給牒
後眾人不回堂。將座撤去走廊。另設一座。用官桌。
然後引禮持具往方丈。迎請和尚降臨。開示求戒
根源。教授師亦在此回復。給牒已竟。和尚開示語
句。出三壇傳戒。後此儀式。各文書雖載。不行[以>已]久。
余住山向來。但聞未見行過此事。
○開導出山
是晚發願已。隨回堂令住新戒站一處。告假者的
站一邊。各堂首師講出山規矩已。各打本堂大燈
P30
籠一對。至法堂丹墀下。各站兩班齊石帶對立。陪
首堂師傳兩板堂。及二師至法堂。分站(左右)班不用
具。各新戒堂引禮師持具。站法堂廊下。首三師俱
站左邊。二四師俱站右邊。(亞僧不用站班。)侍者於廊下。挂
(方丈)燈籠。(如天陰法堂內燈齊點。開中格。新戒站內。)齊已維那師進內。請
和尚。尚挂大珠。搭本衣出室。至廊下居中而立。左
師云排起班來。頂禮和尚。免即止。然後各新戒堂
引禮消差。先首堂四人消差。一字班平柱。白過同
拜已。歸班對立。餘堂依次亦如是消差已。眾老戒
師方轉臉朝外。先開首堂師。令本堂新戒排班。拜
過分班已。(陪堂師帶引磬不悞。)餘堂亦如是拜畢。俱對面立
定。維那師云。首二三四堂新戒合起掌來。(或云各堂。)候
和尚開示至。皆做大善知識。眾人念佛應之。首師
又云。首二三四堂新戒排起班來。聞磬聲禮謝和
尚三拜。(此回引磬首堂右師代打。)如免即止。然後各堂四師。依
次拜已。左師云排起班來。如免即止。和尚入室。二
師及兩板堂老戒各回本所。各堂(二三)引禮領後巡
寮出山。各處儀式與前無異。韋天菩薩。及告假出
P31
山六字。各處巡寮已。二三板如常。各堂右師至庫
房。將齋[貝*親]普佛錢發出。視眾齊已。啟請首師。開彼
捉持。首師將貪蓄。開遮守持。一一示。或照原賬。將
眾所寄物件。令彼取出。然後再將齋[貝*親]。普佛。及存
坡餘賸錢。一一交出。啟白首師。令單頭人領去分
給。如眾不領者。須將此款替爾等結緣。可為自他
兩利矣。亦示眾人知之。是晚開小靜。各新戒堂不
行禮。不拜懺。稍停首師令人佛前點燭站班。將回
去禮体。威儀動止。或雲水參方。或回靜室。當要挽
起眉毛。認真守持。不可違犯。侍奉師長。以及撫訓
幼徒。出入禮節。處處說到。免失僧家威儀。自重
自愛。(古規及萬行功圓。巡寮後二板不放窗子。各堂老戒師。進堂看單。此事久已不行。萬行功
圓載。各堂右師至客堂。報出山齋。及挑担道人。此時客堂。來問多少人出山。以便報齋。道人臨時至
巡照寮報用。明早眾人俱要上殿。回堂時令眾人上單打行裝。佛前燭不熄。待天明。右師令住的新
戒。將堂中用物。送回原處。惟首堂用物概不必回。如住人多。二堂用物亦不必回。新戒分兩堂。)
○作大法式
公堂習儀。先至坡台前。待眾同寮師。次序一齊向
上一問訊。分站兩邊坡台頭立。呼班拜已。新戒分
P32
班定。二作法領眾引禮。齊走上正廊。靠中序格柱
八字分站。首師啟請已。再說幾句謙遜話。然後向
前移一步。講規矩已。隨從鐘板堂請引禮。次啟請
二師及和尚。回來呼上香。此處有几句套話。應答
要高聲。香讚衣咒懺悔文。三皈三結只說過節。不
唱念請戒完。送和尚回方丈。又迎請受戒。受戒完
至方丈丹墀送和尚。演過就在法堂廊下。禮謝諸
師。其習儀作法師隨去隨來。要交代穿班。丹墀向
尾班聞磬聲。轉臉向殿合掌。其請戒眾引禮。俱到
板堂受請。二壇請戒投柬。三壇請戒開示苦行。六
位引禮帶具進方丈。迎請回至法堂。要展具拜跪
白詞。二壇戒公堂習儀。要照會五六七八引禮。壇
內作法。九十引禮接香。關格要緊。並侍者二人遞
香。正日禮壇稽首。十師念二句。眾接二句。大悲咒
不接甘露王。持戒清淨。壇上念一句。眾接一句。是
乃可得不重。徐徐煞鐘魚請聖已。(二三)引禮出壇。菩
薩戒淨潔大悲咒。徐徐繞一匝。三遍切不可慌忙。
法堂迎請和尚來。(二三)引禮先行。打引磬念佛。和尚
P33
開示四不壞信。三說九遍三叩首。皈依(佛。法。僧。戒。)頂禮一
拜。三業亦是三說。九遍三叩首。傳錫杖不跪。念佛
回向。送和尚至方丈入室。呼禮謝如前不二。
○大僧戒費
和尚香儀(三錢)。 左師銀(一錢)。 右師銀(一錢)。 引進銀(一錢)。
堂規銀(四錢五分)。 牒錄銀(四錢)。 雜坡共銀(四錢)。 每名新戒。
來山求受大戒。自修三衣缽具。
○亞僧戒銀
和尚香儀(四錢)。 闍黎師(六錢)。 教授師(六錢)。 [堂>疑:當]家師(二錢)。
副寺師(二錢)。 維那師(三錢)。 引禮師(六錢)。 書記師(三錢)。
引進師(六錢)。 巡照寮(二錢)。 貼案師(二錢)。 侍者師(二錢)。
菓庫師(二錢)。 雜坡銀(一兩二分)。 香燭銀(一兩六錢)。 堂規銀(二錢五分)。
牒錄銀(三錢六分)。 挂號銀(一錢五分)。 發露銀(六錢)。 三次懺摩(每次二錢)。
二次過文書(每次九錢)。 行童銀(二錢)。 共[[言*(六/大)]>該]銀十七兩零六分。
○求五戒費
和尚香儀銀(二兩)。 闍黎師(一錢)。 教授師(一錢)。 當家師(一錢)。
副寺師(一錢)。 維那師(一錢)。 引禮師(三錢)。 書記師(一錢)。
知客師(三錢)。 侍者師(一錢)。 巡照師(一錢)。 貼案師(一錢)。
P34
菓庫師(一錢)。 香燭銀(二錢)。 行童銀(一錢)。 印訓銀(一錢)。
戒訓師(一錢)。 縵衣具銀(九錢五分)。 共該銀五兩零七分整。
○造全衣缽
大衣銀(一兩乙錢五分)。 七衣銀(九錢)。 五衣銀(七錢八分)。 小具銀(四錢六分)。
全缽銀(四錢)。 衣囊銀(一錢五分)。 文書布銀(四分)。 三本頭銀(一錢五分)。
造新三衣缽具文書。共該銀四兩零四分。(大具加銀三兩。)
○修衣缽具
修大衣銀(每塊二分五厘)。 修七衣銀(每塊八分)。 修五衣(每塊九分)。 衣修長邊(一錢二分)。
衣修短邊(九分)。 具修長邊(一錢二分)。 具修短邊(九分)。 具修金[到-至+密](每塊一錢)。
公貪婆銀(四分五厘)。 母貪婆銀(三分)。 單缽銀(一錢二分)。 缽囊銀(一錢五分)。
衣鈎銀(四分五厘)。 衣環銀(二分五厘)。 缽墊銀(一分)。 缽巾布(三分)。
食巾布(四分五厘)。 缽帶銀(三分)。 缽匙銀(一分)。 缽箒銀(乙分)。
○入庫房銀
和尚香儀。每新戒派銀三錢。
春期每堂出雜坡銀。一兩零一分。(開堂師出)。
冬期無門窗。出雜銀一兩八錢零五分。(亦開堂出)。
春期每陪堂師。出存坡銀三分六厘。
每名新戒派雜坡銀四錢。(春期俱出。挂號不出)。
P35
(左右)寮各出漿粥銀一兩二錢。
右寮出比丘齋銀。每新戒一錢。(挂號不出)。
每新戒進堂。派堂規牒錄銀一兩二錢一分。
(其一兩二錢一分。係三處均派。挂號新戒。單出錄銀牒三錢六。)
○做門簾式
用黑棕布堂七幅。每幅長八尺二寸。共該布五丈
七尺四寸。四寸芝青布邊。上中下腰。該布一丈九
尺二寸。庫房發[薕-兼+林]絞繩。
○雜規總集
凡冬期有挂號新戒。天(晴午後。陰早食)二板進堂。
凡三堂約有二十餘人。方可丹墀做晚課。
凡外坡(早小)食午後。(三次)內坡。及(抬菜五灰)坡。(常坡不限定數)。
凡四時私懺。早二板小食後。(過午晚課)二板後。
凡領懺師。(出堂下殿)走左邊。(至殿回堂)走右邊。(又儀來去皆走丹墀小角)。
凡從早至暮四時懺。(早唱普賢王。晚課後皈依。餘皆單禮佛號)。
凡早食後設不拜懺。無論那時起。(皆要唱普賢王)。
凡戒期中一切佛事。皆係首堂右師傳堂。
凡公堂習儀。單傳諸同寮師。(及侍者。其餘一概不必傳)。
P36
凡丹墀佛事。務將(各堂窗〔大前〕殿格)關好。(大前)殿(圈門擋好)。
凡和尚佛事。請問時分鳴鐘。皆係維那師。
凡(初二三)壇請戒出堂已。除(首堂首二師。餘眾引禮俱至鐘板堂)。
凡考沙彌首及背律。係右寮傳信及傳懺。
凡回復清淨。傳諸同寮師。及羯磨書記師。
凡請戒開示苦行。及菩薩戒設高座。(餘皆平座)。
凡法堂佛事。務傳末後二同寮師看圈門。
凡懺摩佛(羯磨師。諸同寮。)及書記引贊。(二三壇添[[檢-木+糸]>驗]繳二師)。
凡懺摩及二壇正授。務須押二三板要緊。
凡迎請和尚佛事。皆有二引禮押班。(餘皆不用)。
凡受過沙彌戒。除巡寮皆搭兩頂衣發願。
凡新戒發願。待爐出堂。除晚課後。(隨放窗子。待皈依捲)。
凡小食(前後)上殿。(嚴淨後做午課)課後搭七衣。(發願巡寮)。
凡懺摩投柬。首堂新戒站倒班。餘堂如常。
凡春期受沙彌戒。(方便受菩薩戒)在大殿。(餘佛事及冬期在布薩堂)。
凡大請齋。二堂正授。(將官客堂)格(中關上。邊推開。)圈門檔。
凡二壇公堂習儀。正授(五六七八同寮。壇內作法。九十接看關格)。
凡受過比丘菩薩不巡寮。要搭三頂衣發願。
P37
凡正授傳(二師及諸位同寮師。)侍者師。(二三)壇(搭七衣。無引贊)。
凡六位引禮師迎請。(法堂丹墀)出班。(前四後二。皆一字班)。
凡背沙彌律。問(某甲)沙彌。文書偈咒背到(那裡)。
凡背大律問(某甲)大德。文書戒經序背到(那裡)。
凡(二三)壇請戒。及投柬。開示苦行。六位(引禮帶具)。
凡說沙彌戒大請齋。務用九如樓圍屏(八扇)。
凡圓戒。諸引禮師皆帶具。(以便出班。惟首堂首二師不用)。
凡一切(佛事坡務)牌。懸在左柱。和尚皆要出眾。
○期畢並堂
出山人去已。維那師往方丈。請問某時並堂。各堂
首師。用竹紙寫並堂單子。先書新戒某堂列一行。
次寫同寮四人。然後新戒依次寫完。又書一呈字
於上。頂格書和尚慈電。下書眾弟子同頂禮。待時
至。維那師請同寮師知會各堂。至法堂站班。眾引
禮及新戒搭衣持具。並堂單首師捲放袖內。各堂
關鎖。引禮及新戒皆至法堂內。各堂站兩班。與發
願告假站法不二。中格不開。拜墊收去。班站齊已。
首師進內請和尚出室。首堂四師出班平柱。(餘堂四師
P38
皆對面立。)首師云。問訊展具。(尚云)不展具罷。(首師又云。)頂禮和
尚三拜。起具問訊。走上。各堂四師如是拜畢。首堂
首師先去。首堂新戒排起班來。問訊展具。(尚云)不展
具罷。(首師又云。)頂禮和尚三拜。起具問訊。分開班來。(不用
引磬。)各堂如是拜已。各首師依次呈單。和尚看過。隨
開示已。然後命眾引禮。分兩板堂。及學戒堂。新戒
總送首堂。(如人多分進二堂內。)維那師云。新戒排起班來。禮
謝和尚三拜。分班已。各堂四師。如前出班。禮謝。如
免即止。尚入室。眾引禮互相送堂。先送學戒堂。二
師至堂禮佛和禮。然後二師分送(鐘西)板堂。同寮師
進堂禮佛和禮。如開二學戒堂。亦是互相送堂。如
各堂新戒引禮師。起行李進堂。進堂皆照名(依次安單。)
是日晚課下殿。並堂引禮。搭衣持具拜和尚。俱本
堂頭上人帶領。次至兩寮處。學戒堂二師。及新戒
亦拜和尚。先二師拜過。然後首師。領學戒頂禮和
尚已。首二師分領學戒巡寮。以及同寮回堂。二師
和過禮。首師令學戒排起班來。拜陪堂師父。亦教
彼等和禮各歸位。
P39
○垂語大體
今當三壇已具。戒期已終。我(某甲)欲留你們。在此
常住。輔弼叢林。恐眾位實有切緣。要回靜室。必須
常將受戒之法記著。不枉一番辛苦。但此三衣缽
具。仍是得戒之正緣。不可輕棄。雖然不能時刻守
持在身。朝夕禮佛。必須搭衣。令他人信心佛法。感
發善念。自己也增福慧。若能如是行持。自可得證
無上菩提。令他人生恭敬之心。然在靜室之中。必
要清淨持戒。即善神諸天。自然時常護佑。若得依
此一番。方可不愧受戒之初心。出家釋子。比丘二
字亦不愧矣。
三壇戒範畢。
○和尚白聖
仰白十方。無邊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今於大
清國。江蘇省。江甯府。句容縣。寶華山慧居寺。此中
現有比丘(某甲)等。(此寫沙彌首名。)於我菩薩比丘某甲(寫和尚名。)
所。乃至三說受菩薩戒。我為作證。惟願十方無邊
無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第一真聖。於現不現。一
P40
切時處。一切有情。皆現覺者。於(某甲)等。(此亦寫沙彌首法名。)
受菩薩戒。亦為作證。慈愍故。慈愍故。大慈愍故。
○沙彌首(白詞)
○初壇
我(某甲)等。今者發心。志求淨戒。但塵情久蔽。[趣-取+(n/彐)]向
無由。惟願諸引禮師。不倦為人。曲垂導引。
仰白和尚。慈悲攝授。我弟子(某甲)等。形雖久已出
家。愧未沾其戒法。虛名釋子。濫厠僧倫。故今匍匐
座前。願垂哀愍。賜我弟子(某甲)等。清淨戒品。如法
精修。奉教行持。回向三有。下情無任。懇禱之至。
○二壇
我沙彌(某甲)等。一介愚頑。那識律詮軌範。仗師良
導。少知僧行。威儀漸[勲>薰]。樂[慾>疑:欲]生滯。更冀稟持念切。
故今仍懇諸師。再為啟白和尚。
人生難得。中國難生。佛道難遇。戒法難受。我(某甲)
等。幸逢大和尚。豎光明幢。張淨梵網。接引凡流。攝
歸僧寶。願賜我(某甲)等。具足大戒。如律行持。成道
利生。用酬恩德。
P41
○三壇
我比丘(某甲)等。今欲進圓菩薩大戒。於諸儀則。罔
諳規繩。復懇諸師。幸垂示導。
我比丘(某甲)等。久已毀形離俗。每懷進道無門。幸
值大和尚。戒德山高。毘尼海湛。由是得以登壇秉
具。始預僧倫。更欲息慮投誠。重增大戒。故今頂禮
座前。悃愊伸請。惟願鑑精虔於一念。降悲愍於[郡>疑:群]
機。均賜菩薩妙善淨戒。[今>疑:令]我(某甲)等。修學大乘。契悟
心地。即以四弘化導之功。用酬施戒法乳之德。下
情不勝。懇禱之至。
<太極圖>[○@§]三壇牌式
P42
【圖:方木牌】
【<上行橫式>背律牌式
<下行直書>每逢三六九日
<大字>背律】
【圖:方木牌】
【<上行橫式>懺摩牌式
<下行直書>  香讚
戒定真香。焚起衝天上。第子虔誠。爇在金爐放。頃[[到-至+夾]>刻]紛紜。即遍滿十方。昔日耶輸。
免難消災障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懺摩請詞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某甲)等。今請大德為審罪懺悔阿闍黎。願大德為我作審罪懺悔
阿闍黎。我依大德故得如法懺悔。慈愍故(三請三叩首。末後一遍加一大字)依教奉行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今對佛前求。一切罪障皆。一切罪根皆)懺悔
 懺悔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密】
P43
【圖:方木牌】
【<上行橫式>初壇牌式
<下行直書>  香讚
尸羅妙法。弘傳在師。菩提涅槃戒為基。修行始於斯。乞受十支。清淨願
奉持 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
  和尚請詞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某甲)等。今請大德為沙彌十戒和尚。願大德為我作沙彌十戒
和尚。我依大德故得受沙彌十戒。慈愍故(三請三叩首。末後遍加一大字)
  (答)頂戴受持
  二師請詞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某甲)等。今請大德為沙彌十戒阿闍黎。願大德為我做沙彌十戒
阿闍黎。我依大德故得受沙彌十戒。慈愍故(三請三叩首。末後遍加一大字)
  (答)依教奉行】
【圖:方木牌】
【<上行橫式>初壇牌式
<下行直書>  大懺悔文
我(某甲)等  從於無始  以至今生  毀壞三寶
作一闡提  謗大乘經  斷學般若  弒害父母
出佛身血  污僧伽藍  破他梵行  焚毀塔寺
盜用僧物  起諸邪見  撥無因果  狎近惡友
違背良師  自作教他  見聞隨喜  如是等罪
無量無邊  故於今日  生大慚愧  克誠披露
求哀懺悔  惟願三寶  慈悲攝授  放淨光明
照觸我身  諸惡消滅  三障蠲除  復本心[原>源]
究竟清淨  (三遍完接)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訶薩(三稱) 三拜
  三皈
盡形壽皈依(佛法僧)。我今隨佛出家。上(某)下(某)律師為和尚。如來至真等正覺是
  我世尊。慈愍故(三宣三叩首。末後加一大字)
  三結
皈依(佛法僧)竟。我今隨佛出家已。上(某)下(某)律師為和尚。如來至真等正覺是
  我世尊。慈愍故(三宣三叩首。末後加一大字)】
P44
【圖:方木牌】
【<上行橫式>貳壇牌式
<下行直書>  懺摩請詞
大德一心念我沙彌(某甲)等。今請大德為審戒懺悔阿闍黎。願大德為我作
審戒懺悔阿闍黎。我依大德故得如法懺悔。慈愍故(三稱三叩首。末後加一大字)
  和尚請詞
大德一心念我沙彌(某甲)等。今請大德為具足戒和尚。願大德為我作具足戒和尚
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請三叩首。末後加一大字) 頂戴受持
  諸師請詞
大德一心念我沙彌(某甲)等。今請大德為羯磨教授尊證阿闍黎。願大德為我作羯磨
教授尊證阿闍黎。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愍故(三稱三叩首。末後加一大字)
  (答)依教奉行】
【圖:方木牌】
【<上行橫式>貳壇牌式
<下行直書>  香讚
寶鼎爇名香。普遍十方。虔誠奉獻法中王。端為皇王祝聖壽。地久天長。
端為皇王祝聖壽。地久天長 南無香云蓋菩薩摩訶薩
  禮三寶偈
稽首禮諸佛  及法賢聖僧  今演毘尼法  續僧伽命脈
正法得久住  三乘果不絕  將登清淨壇  願[正>證]盟所說
  和合偈
 持戒清淨如滿月  身口皎潔無瑕穢
 大眾和合無疑諍  是乃可得同受戒】
P45
【圖:方木牌】
【<上行橫式>參壇牌式
<下行直書>  懺摩請詞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等。今請大德為審戒問遮懺悔阿闍黎。願大德為我作審戒問遮懺悔阿闍
黎。我依大德故得入菩薩清淨位。慈愍故(三請三叩首。後加一大字)
  和尚請詞
大德憶念我比丘(某甲)等。今於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薩清淨戒。惟願須臾。不辭勞倦。哀愍聽受
  香讚
千華台上。華藏能仁。各還本界濟沉淪。心地戒為因。千億佛身。一曲和陽春(香云蓋菩薩〔三稱〕)
一心頂禮(過去現在未來)世盡(過去現在未來)際一切(諸佛尊法賢聖) 此上頂禮三世三寶共九拜
  正請菩薩戒法師
惟願大德哀愍。授我。各稱法名(稱已)菩薩淨戒(答已)人人是菩薩否(答)是菩薩(又云)汝發菩提心
未(答)已發菩提心(又云)汝等能具能學否(答)能具[>疑:能學]
  受四不壞信
我某甲從今時盡未來際身 皈依(佛法僧戒) 此後三 悔過
我某甲 若(過去現在未來) 身口意十惡業 願畢竟不起 盡未來際】
【圖:方木牌】
【<上行橫式>參壇牌式
<下行直書>  十四弘深誓願
第一 諸佛子從今時盡未來際 常能念佛親近善知識否 (答) 能親近
第二 諸佛子從今時盡未來際 常能捨離惡知識否 (答) 能捨離
第三 諸佛子從今時盡未來際 乃至失命因緣不犯否 (答) 不犯
第四 諸佛子從今時盡未來際 常能讀誦大乘經律問甚深義否 (答) 能問
第五 諸佛子從今時盡未來際 常能於無上菩提生信心否 (答) 能信心
第六 諸佛子從今時盡未來際 若見眾生苦煩惱時[>疑:能]救(護濟)否 (答) 能救(護濟)
第七 諸佛子從今時盡未來際 常能隨力供養三寶否 (答) 能供養
第八 諸佛子從今時盡未來際 常能孝順父母敬事師長否 (答) 能孝順
第九 諸佛子從今時盡未來際 常能捨諸懈怠勤求佛道否 (答) 能勤求
第十 諸佛子從今時盡未來際 於五塵上諸煩惱生時能制伏其心否 (答) 能制伏
第十一 諸佛子從今時盡未來際 眾生無邊誓願度[>疑:能度]否 (答) 能度
第十二 諸佛子從今時盡未來際 煩惱無盡誓願斷[>疑:能斷]否 (答) 能斷
第十三 諸佛子從今時盡未來際 法門無量誓願學[>疑:能學]否 (答) 能學
第十四 諸佛子從今時盡未來際 佛道無上誓願成能成否 (答) 能成】
<三壇終>
<上冊終>